高考开始放榜,这是快速填出好志愿的整套方案(转给学生、家长)| 头条

身边沦陷
阅读

高考开始放榜,这是快速填出好志愿的整套方案(转给学生、家长)| 头条

原标题:高考开始放榜,这是快速填出好志愿的整套方案(转给学生、家长)| 头条

6月23日起,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线,学生和家长最最紧张的志愿填报环节也开始了。

教育部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

要在短短几天从巨量的学校、专业名单中选出几十个组合,而且尽量科学、客观,匹配自身,乍一看确实无从下手。于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焦虑、纠结,甚至“慌不择路”,草草填完了事。

其实,志愿填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有相对固定的录取规则和较清晰的底层逻辑可以把握。只要能克服信息差、掌握好方法,加上正确的理念,也可以快速做好这项“一锤子买卖”。

今年的填报指南,我们将从学生和家长视角出发,一步一步打通志愿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清晰理解填报流程和逻辑,本文第三小节会假设一名重庆考生的案例,和大家一起在“实操”中积累经验。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

核心准则

生涯规划决定志愿填报

这一小节包含两个方面:生涯规划,以及学校、地域、专业选择。这两点对于志愿填报,乃至学生未来人生都极其重要,值得重点强调。

如果学生和家长此前已经认真讨论过相关问题,可以直接跳过,进入下一小节。

规划生涯,也是认清自我

并不能简单地说“志愿填报决定人的一生”,但它的确是很多学生第一次对自我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职业发展等认真审视后作出的选择。选择以何种形式展开大学生活,以怎样的规划打下职业或事业基础,又以怎样的姿态和能量迎接未来人生,意义深远。

这个层面,将志愿填报视作学生开启崭新生活轨迹的起点,视作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并不夸张。

生涯规划,应该作为志愿填报最关键的参考准则。

生涯规划有两个常见的关键词:匹配和适应。

匹配,就是填志愿时,如果对所选大学、专业,职业、行业,未来规划具备相当程度的了解,那努力做出的选择通常会是最接近“完美”的。

但是,完美的匹配可遇不可求,更常见的情况,是种种原因导致无法匹配,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更好地去适应。以对未来预期目标的适应,弥补选择上的不匹配。

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清晰认知上。

(你是否足够了解真正的自己?文末推荐了3款使用度极高的自我测评工具,不妨一试,也许能刷新认知。)

学校 / 城市 / 专业,没有绝对优先

除了兴趣和性格等,学校、城市、专业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虽然不是绝对成立,但城市通常影响着未来的生活区域。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某一所学校,很可能意味着你未来数十年生活、家庭和事业将在学校所属的城市扎根。

学校层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从怎样的高度进入未来的行业和领域。专业的选择,则影响了学生进入哪个行业和领域。

因此,在平衡学校、城市、专业三者的关系时,应当纳入对事业发展、家庭生活的战略考虑。

如果打定主意必须在某座城市生活,那就将学校和专业往后放。而从常规的选择角度,也可以给出以下建议:

理科高分段策略:高校 > 专业 > 城市

对于高分段理科生,城市选择不那么重要。首先,高分段学生大部分会进入双一流高校,学校层次和专业水平在业内有口碑,无论未来读研还是本科毕业就业,择业时城市因素影响不大。而且理工科专业间壁垒高,靠专业技能就业是常态。

其次,国内很多学术水平顶级的专业并不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如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理科中低分段策略:专业首选

理科中低分段学生,建议首要考虑专业,遇到同层次高校,优先考虑城市。

文科生策略:高校 > 城市 > 专业

文科专业尤其本科段,专业壁垒不高,专业交叉性相对较大,后期就业差异不明显。

因此,文科生志愿填报,可以将专业往后放,重点考虑高校层次和城市,这两者间优先考虑高校。

从7年的长度规划专业选择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年年上涨,对于一些 学生和家长,可以从7年的周期去做学业规划、专业选择,而不必执着于本科4年。当然,还是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

在整体的专业选择上,可以从五个维度依次缩小选择范围:专业壁垒高低、应用范围大小、对应行业前景、兴趣性格和能力、家庭资源。通过五个维度的权重大小排序,再结合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必备知识

志愿避“坑”要掌握4个细节

生涯规划基本确定,接下来的准备,就是把握一些令人“头疼”却又必须熟悉的规则和技巧。

志愿填报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单次博弈,目前各地教委或教育考试院都会发布相关信息。下面所提及的内容,也都可以通过公开的官方渠道获取。

这一部分最需要的,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和亲自花力气去研究如何“化繁为简”的行动。

省内政策,关注哪些重点?

省内招生政策,就是学生所在省(区、市)当年高校招生的规定或实施办法,各地具体名称可能不同,内容相似。这份文件可以通过各省市教育官方网站,和教育部指定的阳光高考平台查询(https://gaokao.chsi.com.cn/)。

省内政策的重要信息包含:录取批次、不同批次的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内容)、投档比例、高考体检标准,以及其他信息。

以《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为例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录取批次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因此省内政策方面,最关键的就是搞懂平行志愿,并用好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平行志愿”和它的关键规则

什么叫“平行志愿”?即学生在每一批次所选A、B、C、D等志愿(志愿数量各省情况不同),它们之间“地位相等”,是平行关系,只要达到这一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线,就按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学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有三个关键词: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分数优先”,即投档前同一科类分数线上的所有未录取的学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排在前面的学生优先投档,前一名学生投档完成或检索所有填报志愿均投出后,才开始投档下一名学生。

“遵循志愿”,指的是投档会根据学生所填报志愿顺序,依次检索有剩余名额的报考院校。比如先检索学生的A志愿院校,如果已满额就继续检索B志愿院校,直到被未满额的院校提档。(如果B志愿满额,C、D……等志愿以此类推)

“一次投档”,即平行志愿只进行一轮投档。学生的档案投出去后,后续志愿所涉院校也不再检索。

平行志愿投档示意图

避免“滑档”和“退档”

这一过程会出现影响学生录取结果的常见现象:“滑档”和“退档”。

“滑档”,指投档时学生报考的所有高校都被位次更高的学生占满,没有名额,就出现“滑档”。“滑档”学生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行列。

想避免“滑档”,需要做好志愿保底,保证报考院校中肯定有能投进去的学校。保底工作需要注意三点:

① 填满规定报考的数量。

② 选择的保底学校往年的录取最低位次,要和学生今年的位次拉开差距。

③ 保底学校在学生所在省招生计划要多。

平行志愿,各个学校之间的梯度不必太大。A 、B 志愿可以“冲”,投档分差控制在-1到+5分之间,C 、D 志愿可以“稳”,投档分差控制在+5到+10分之间,E 、F 志愿为“保”,投档分差在+10分到+12分左右,就比较稳妥了。

平行志愿,各个学校之间的梯度不必太大。A 、B 志愿可以“冲”,投档分差控制在-1到+5分之间,C 、D 志愿可以“稳”,投档分差控制在+5到+10分之间,E 、F 志愿为“保”,投档分差在+10分到+12分左右,就比较稳妥了。

“退档”,是指学生已经投档进某所学校,但学校在审核档案、分配专业时由于某些因素,又将学生档案退回所在省考试院的现象。常见原因主要有三项,要尽量规避:不符合体检要求、不符合学校招生章程要求、投档比例高。

分析往年数据核心方法:位次法

志愿填报时,分析对比往年数据,“位次法”是目前最核心的方法之一。

位次可以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公布高考成绩之后,各省考试院通常也会公布一分段表,供学生查询。

以重庆市2022年高校招生分数段表(历史类)为例

“分数段表”能查到三个数据:分数、本段人数和累积人数。

以上图中的640分为例,对应的本段人数是8人,累积人数103人。也即表示:全市640同分学生有8人,他们在全市排名为96-103名。这个排名,就是对应的学生在平行志愿投档时的次序,也即“位次”。

对比往年数据,比起绝对分数,位次更重要。

要用好“位次法”,还应注意:

第一,对比以往位次,更有效的是参考近三年的数据,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学校录取“大小年”现象。

第二,不仅参考往年的最低位次,平均分位次、最高分位次,相关专业的位次都可以结合查看。

高校政策,关注哪些重点?

高校招生政策,需要仔细研读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一般可通过阳光高考平台,高校官网或官方微信公号查询。

读招生章程,主要是了解以下信息:

学校全称、校址、层次(本科、专科),办学类型、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专业培养的外语语种,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比如:有无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投档成绩相同学生的处理、进档学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等等。此外,由于读研人数越来越多,有意向的学生和家长也应留意学校保研资格。

以《重庆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为例

总之,希望填报的学校,建议都认真读一读招生章程,以避免因为某个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与学校失之交臂。

快速了解学校、专业很重要

学校、专业那么多,怎么快速了解,缩小选择范围?

首先,了解本省和周边省份学校。普遍来说,本省高校的招生计划占比,在一本中要占到50%左右,二本及以下要占到70%左右。

其次,重点了解往年录取位次与学生相当的高校。具体而言,可以从高校层次、行业属性、学校历史、所在地、是否具备保研资格、历史录取分数、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等七个方面去立体了解。

要想深入了解某个专业,可从三方面入手:

专业内涵。一定要搞清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专业就业方向、专业前景等,切忌只通过名称判断专业。

学科发展。高校历史不同,优势学科不同,这一点要着重注意。

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这是冷门与热门专业的问题,当然冷热并非一成不变,它主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实操跟进

手把手,五步填出好志愿

生涯规划了,知识点理了,赶紧来实际上手试试。

为便于大家清晰理解志愿填报过程,我们假设了一名重庆考生小新的案例(此方法对其他省市学生同样适用),手把手教大家填出好志愿。

注意,重庆地区学生,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通过大数据快速查询历史数据、招生计划,提供备选志愿。

下列步骤,只为告诉大家志愿填报的路径、方法和逻辑。

第一步:从官网查询所在位次

高考成绩公布后,小新首先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分数和位次。

截至本文发布,重庆市2023年分数信息还未公布,因此以下为假设情况。

2023重庆考生“小新”资料(假设)

高考分数:600

首选科目:物理

位次:9300

意向:希望在上海就读

第二步:查询往年相近位次的等位分

这一步要查询2022年数据,注意,查的是和今年最接近的位次。

据重庆市 2022年高校招生分数段表(物理类)

查2022年重庆市分数段表,和小新最接近的位次是 “9352”。 这一位次对应分数为585分。这里的585也就是“等位分”,可以近似地理解为:2023年重庆高考600分(物理类),和2022年重庆高考的585分(物理类)相当。

第三步:根据等位分汇总目标志愿

然后,就是获取2022高校在重庆的各批录取情况统计。小新可以直接翻阅“大厚本”,即重庆市发放的《2023填报指南》(各地名称不一,考生手里都有)。

下面采用的是2022年重庆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批—物理—平行志愿”PDF版,内容与“大厚本”相同。

资料来源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

粗选投档最低分等于或略低于585分的高校

小新“希望在上海就读”,这里只筛选上海高校。操作方法同样适用于想在其他城市就读的情况。

接下来是重点环节,理论上小新被这部分“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概率最大。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重庆的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所学校”为1个志愿。按上面的情况,小新可以这样选择:

①填报不同专业(类)的不同高校:如,生物工程类—华东理工大学(志愿1)、机械工程类—东华大学(志愿2)……

②填报不同专业(类)的同一所高校:如,金融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志愿1)、审计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志愿2)……

③填报同一专业(类)的不同高校:如,经济学类—华东理工大学(志愿1)、经济学类—华东政法大学(志愿2)……

粗选投档最低分远低于585的高校

用这个办法,小新继续查找更低的部分高校作为候选的保底填报。理论上保底志愿分数越低越保险,一些志愿专家建议,最低分差不超过20分(585分,最低以565分左右的志愿保底)。前面几所学校中,同样有部分合适的选择作为保底志愿。

粗选投档最低分略高于585分的高校

这部分是“冲一冲”的备选志愿,建议不超过原本分数5分(585分,最高选择590分左右的志愿冲一冲)。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篇幅原因,不贴出全部志愿,大家理解选择的方法和逻辑即可。

第四步:优化粗选志愿,确定初步方案

粗选了冲、稳、保的目标志愿,接着就要详细研究这些志愿的相关内容。

这里小新使用的材料是官方发放的《重庆市2023招生计划汇编(物理类)》。

通过《招生计划汇编》可以详细查到学校的院校代号、专业代号和招生计划、学费、办学地点,以及选科要求、特殊招生要求等最新的权威信息。

结合、对照查询到的信息和学生需求,进一步优化粗选志愿。

《重庆市2023招生计划汇编(物理类)》内页

第五步:志愿排序

最后,就是对优化后的志愿进行排序。专业平行志愿对高校来说没有顺序之分,不管是第1个还是第96个志愿,只要投档到学校,录取系统均以一志愿处理。但是,对学生而言还是有先后顺序的。

志愿排序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则:

一是分数前高后低,二是专业喜欢程度依次排序。当两个原则有冲突的时候,建议分数原则服从喜欢原则。

一旦顺序排好,小新的志愿填报也基本可以确定了。

再次提醒,前面几步是通过假设的“实例”告诉大家怎么填好志愿,各地官方提供的志愿信息、工具有所不同,填报时请一定以实际情况为准。

测评工具

3款工具,快速加强自我认识

填出好志愿,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很关键。如何加强这份认知?最快速省力的方法,是借助一些已经被广泛验证、使用的测评工具。

职业兴趣测评

首先推荐的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这项测评也是志愿填报最常用的工具。

简单来说,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将人归纳为6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对应的,真实社会也有以上6种职业类型。通过填写量表,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自我评定,进一步确定自己潜在的职业类型,和适配工作参考。

性格与职业测评

了解了职业方向,继续测一测职业性格。这里要推荐的就是MBTI性格测试,同样是常用工具之一。

MBTI测试有4个维度、8个方向,一共组成16种职业性格类型,每种性格也有对应的高匹配度职业类型推荐。通过MBTI的类型指标,可以加深对自己性格的了解,作为职业方向参考。理论层面上,当性格与职业更匹配时,个人的状态是最舒适的,内动力和外驱力也容易保持统一。

多元智能检测

弄清了方向和性格,第三款工具,则是评测学生的能力方向——多元智能检核表。

它来源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多元智能”结构,包含: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动觉、音乐—节奏、人际、自省、自然观察智能。通过测量,可以绘制自己的多元智能图,看看自己擅长哪些智能,有什么智能不足,期待继续发展哪项智能等等……找到自己的发展领域。

上面3种工具,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网络上自行搜索、测试,为志愿填报提供信息辅助。

到此,2023年志愿填报策划也告一段落。查到分数后别急,看看前面提供的方法,花一点时间研究和准备,相信能够快速突破信息迷雾,找准心仪目标。

志愿指导| 徐琳, 高考志愿规划师,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

责编| 张磊

执行主编| 屈腾龙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