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兵拯救阿富汗人必须被喷?盖里奇这部争议片,在不义战争里践行侠义承诺

我碍你
阅读

美国大兵拯救阿富汗人必须被喷?盖里奇这部争议片,在不义战争里践行侠义承诺

原标题:美国大兵拯救阿富汗人必须被喷?盖里奇这部争议片,在不义战争里践行侠义承诺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本周院线新片寡淡老旧,资源新片倒是有一部可看——那就是由英国名导盖·里奇执导,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阿富汗战争题材片《盟约》。

4月北美上映后,IMDb评分7.7,北美烂番茄爆米花指数高达98%,海外口碑出彩。到了国内评价分化,有观众吐槽故事“美帝主旋律味儿”太重,美化了美国发起的阿富汗战争。也有评论认为导演盖·里奇还是留了一手,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暗讽美国政府,留出了可玩味的理解空间。

实际上,影片完成度不错,切口少见,把一个战地救援故事拍得工整流畅,情感表达古典深沉。故事框架是典型的美式主旋律,但并未一味歌颂美军和阿富汗战争,而是在细节中暴露了美国政府从开战到撤军的不负责任,以及战争本身的残酷和荒谬,在有限的故事空间里,能看出导演自己的表达。

影片改编自发生在阿富汗战争的真实事件,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美军中士约翰·金利,最后一次在阿富汗执行任务,跟当地翻译艾哈迈德一起调查该地隐藏的火药制造厂。但因虚假情报,他们的部队遭到塔利班分子伏击、全队阵亡,只有翻译艾哈迈德带着受伤昏迷的约翰躲避敌方追捕、一路逃生,直到被美军救援。

逃出生天的男主约翰安然回到美国家中,却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艾哈迈德并没有像美国军方承诺的那样拿到护照和签证,反而流落当地,成了塔利班的头号通缉对象、生命垂危。

美国军方和政府没有信守诺言,但他决心保护这个朋友并报恩。于是他抵押了家产、重回战区,试图在当地塔利班到达之前救出艾哈迈德一家……

影片前半段主要呈现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当地翻译,冒死救援脱离大部队、无可依靠的美国大兵。后半段人物处境倒转,手握护照和武器装备的美国大兵,再度赴返回战场带翻译逃离阿富汗。

片子的叙事结构相当对称,剧情所见即所得,一句“因为你救我,所以我救你”就可以总结。故事重心也从“战争”这个复杂的大话题(受国别、民族、利益、政治等多因素影响),转向了古典化的简洁和干脆,即两个男人如江湖道义般的承诺——一命还一命,恩情一定要报答。

这是影片的聪明之处,缩小了叙事的切口,把注意力转向不为人所关注的翻译人员,并让人与人之间过命的交情与承诺的重量,压过了飘在空中的国家旗帜和荣誉口号,使故事具有真实且浓重的情感张力。

影片开头,男主并非一个亢奋的“战争狂人”,而是一副倦怠又怀有创伤的模样。揪出火药厂窝点的内在动机不在封官进爵,而在给死去的战友报仇,尽管他的“复仇”在阿富汗战争背景下根本算不上正义。开篇特意呈现了主角团搜查当地居民的过程,结果徒劳且令民众恐惧、抵触,再次暗示美军不光彩的入侵者身份。

之后,他略显轻率的除爆行动也间接害死了其他战友,还差点让自己送了命。无意义又惨烈的阵亡,在前半段故事中反复出现,显示出战争本身的残酷和虚无。

中段,男主虎口脱险安然回到美国老家,却因救自己的翻译仍处在危机中良心不安、夜不能寐,阿富汗战争自身的道德危机也随之浮出水面。

它们表现在男主身上是“我安居,他逃窜”的负罪感和“我要还债”的责任心,并在里奇梦魇般的主观镜头,以及扮演者杰克·吉伦哈尔筋疲力尽的表演中放大,表明男主具有普遍性的战后心理创伤,暗示出这场战争的谎言和亏欠。

作为一部战争片,影片却用了不少篇幅展现回到美国的男主试图通过官方渠道(美国移民局)给有功劳在身的翻译艾哈迈德一家申请赴美签证,却被官僚踢皮球的戏份(还特意用字幕卡提示日期流逝)。这既突出了男主的焦急心理,也反讽了美国当局的漠视和不守信用。

公家推诿责任、冷眼旁观,男主只能自己卖房卖车再回战场救人。因此,男主带着个人主义英雄色彩的侠义守信行为,其实建立在一个极为讽刺的背景上——漫长又失败的伊拉克战争,以及美国在阿富汗留下烂摊子。就像片名“盟约”,赞颂的是两个男人的坚固承诺,实则批评美国的背信弃义。

结合片头片尾的字幕可以得知,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投入了9.8万名士兵,总计招募五万名当地翻译。这些人接受工作前都得到过美国政府给予签证的许诺。

但根据片中男主极为艰难的营救,我们可以料想,这些人中得偿所愿的只是极少数,真实情况远比电影要惨烈。片中演绎的“了不起的承诺”虽改编自真实人物事件,但在现实里仍是罕见的“超现实”神话。

《盟约》在主旋律大框架和英雄主义模式里,部分触及了阿富汗战争的欺骗和不义。类型观感上,被影迷称为“高产导演”的盖·里奇,也交出了节奏抓人的战争、逃亡场面。

影片的前半部分节奏紧张,局势陡转出乎意料。开场能相互开玩笑的主角兄弟团,一次轻敌中计就团灭,虽装备更好,但抵不过敌方自杀式地包围袭击,战争的残酷瞬间显现。

除了现代战争片必备的大炮火(主要在一头一尾),针对现场的多变状况,还有包围战、遭遇战这些更具偶然性和临场感的小型战役,近身打斗和追逐戏份则带着写实风格。

两人逃命冲下陡峭山脊的逃命片段就不见多少英勇,战斗经验丰富的男主直直撞树,当地翻译弄丢了枪,主观视角里的高速坠落镜头和远景俯拍交替凸显人的仓皇和环境的险峻。

影片也献上了几场比较抓人的“一触即发”、“读秒定生死”对决戏份。隔着一定距离的敌我双方同步发现彼此后,第一反应不是立刻开火,而是一段静止的对视,然后看准时机,分秒出击。静止与爆发之间的转化,甚至有点西部片牛仔拔枪-决斗的架势。

男主和当地翻译逃生戏份则主打惊悚悬疑。当地翻译艾哈迈德用一辆摇摇晃晃的手推车推着昏迷的男主翻山越岭,再把他藏在地毯里用卡车秘密运送……条件越是艰苦,过程越惊险,越能体现艾哈迈德对承诺的坚守。配合简单有力的大提琴配乐,甚至渲染出了一种决绝悲壮感。

某种程度上,这个夹在塔利班势力和美国政府之间的中间人(双方都难以真正信任他),反而是全片最光辉、信仰最坚定的人物。而他追求的也不是大富大贵,只是承诺(给予美国签证)背后所意味的和平世俗生活。

两位男主言出必行的承诺关系带着武侠片一诺千金的气质。对于一些敏感的影迷来说,甚至走心到散发出同性暧昧氛围。男二多次赞美杰克·吉伦哈尔“有双美丽的蓝眼睛”,营救成功后两人长久的深情对视也难免“gay里gay气”。男性情谊深到极致后的亲密暧昧感,也算是盖·里奇电影的一贯“特色”。

不过,进入后半段,影片的紧张刺激感下降,套路感上升。一是剧情太过对仗,观众完全能猜出男主将去营救且成功营救的结局。二是营救过程表现不够,嘴上说了一大堆困难,到了现场却平平无奇地顺利度过,最后美军神兵天降、一通乱杀,成功来得太过轻易,高潮还没完全提起来就走向了大团圆,观感还是有些仓促。

面对这样一个happy ending的战争故事,有些差评认为离阿富汗战争总体悲惨、混乱,大多数人得不到拯救的大局势太远,甚至有美化战争之嫌。但就片论片,影片并未导向无脑歌颂,而是描绘了极端战争环境里珍贵的信义和原则坚守,也暗讽了政府的冷漠失信。能在主旋律的框架内能做到这一点,还能刺激观众联想现实,其实也够了。

(文/motion)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