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主要内容(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原文)

呆萌傻
阅读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主要内容(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原文)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主要内容,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原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朋友,你要我告诉你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 不想说什么话,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 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 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 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 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 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 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 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 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 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 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 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 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 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 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 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 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 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 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 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 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 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 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 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 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受骗的.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 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 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 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 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 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在这些时候我常常想:这个被我们大家敬爱着的老人,他 真的就死去了?我不能够相信.但是这些悲戚的面容,这些悲 痛的哭泣却明白地告诉我,这个老人绝不会再坐起来,带着温 和的笑容对我们高谈阔论了. 二十一日夜里,已经过了十一点钟,我和几个朋友准备动 身回家.灵堂里很静.我一个人走到灵枢前面,静静地站了四 五分钟的光景.我借着黯淡的灯光,透过了那玻璃棺盖,痴痴 地望着我们所熟习的那张脸,眼睛紧紧地闭着,嘴也紧紧地闭 着.一种温和的表情笼罩在这张脸上.没有死的恐怖.仿佛这 个老人就落在深沉的睡眠里.这四周都是鲜花扎成的花圈和花 篮,晚香玉的馥郁的香气一股一股地沁入我的心肺.我不禁想 着:这难道不是梦?我又想:倘使这个老人一翻身坐起来呢? 但是一个沉重的声音在我的心上叫起来:死了的不能够复 活了. 死者的遗体是在这天下午入殓的.我跟着许多朋友行了礼 以后,站在人丛中,等着遗体入碱.前面一片哭声刺痛我的心. 我忍不下去了,含着眼泪回过头来,无意地看见那个高身材的 朋友(1) 红着眼睛,伸出手拚命在另一个朋友(2) 的肩头 上抓.我看见他心里难过,自己心里也更难受了.在这一刻满 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死者的纪 念. 出殡的日子我和一个朋友(3)早晨七点半钟到了殡仪馆. 别的朋友忙着在外面做事情.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以 后又站了片刻.我的眼前仍旧是那酣睡中的慈和的面颜.空气 里依旧弥漫着浓郁的晚香玉的芬芳.我又一次想起来:这也许 是梦吧,倘使他真的坐起来呢? 朋友,这不是梦.我们大家所敬爱的导师,这十年来我一 直崇拜着的那位老人永远离开我们而去了.旁边花圈上一条白 绸带写着“先生精神不死”.然而我心上的缺口却是永远不能 填补的了. 我不能够这样地久站下去.瞻仰遗容的人开始接连地来. 有的甚至是从远方赶来看他们所敬爱的老人最初的也就是最后 的一面.“让我们多看几眼吧,”我伸手拉帷幔的时候,常常 有人用眼睛这样地恳求.但地方是这样狭小,后面等着的人又 有那么一长列,别的朋友也在催促.我怎么能够使每个人都多 看他几眼呢? 下午两点钟,灵柩离开了殡仪馆,送葬的行列是很有秩序 的.许多人悲痛地唱着挽歌.此外便是严肃的沉默. 到了墓地,举行了仪式以后,十三四个人抬起了灵柩.那 个刚刚在纪念堂上读了哀词的朋友(1),突然从人丛中跑出 来,把他的手掌也放在灵柩下面.我感动地想:在这一刻所有 的心都被躺在灵柩中的老人连接在一起了. 在往墓穴去的途中,灵柩愈来愈重了.那个押柩车来的西 洋人跑来感动地用英语问道:“我可以帮忙吗?”我点了点头. 他默默地把手伸到灵柩下面去. 到了墓穴已经是傍晚了,大家把灵柩放下.一个架子上绑 着两根带子,灵柩就放在带子上面.带子往下坠,灵柩也跟着 缓缓地落下去.人们悲声低唱安息歌.在暮色苍茫中,我只看 见白底黑字的旗子“民族魂”渐渐地往下沉,等它完全停住不 动时,人们就把水门汀的墓盖抬起来了.一下子我们就失去了 一切. “安息吧,安息吧……”这简直是一片哭声. 仪式完毕了,上弦月在天的一角露出来.没有灯光.在阴 暗中群众像退潮似地开始散去了.…… 夜晚十点钟我疲倦地回到家里,接到了一个朋友的来信, 他说: “……我如果不是让功课绊住,很想到殡仪馆去吊周先 生.人死了,一切都成为神圣的了.他的人格实在伟大.他的 文章实在深刻……” 事实上,写信的人今天正午还到殡仪馆来过.我那时看见 他,却不知道他已经寄发了这样的信. 我的书桌上摆了一本《中流》.我读了信,随手把刊物翻 开,我见到这样的一句话,便大声念了出来: “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的战士的精神, 将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间.” 朋友,我请你也记住这一句话.这是十分真实的. 1936年10月22日选自《短简(二)》。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