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为什么要这么做)

念及旧情
阅读

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为什么要这么做)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为什么要这么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

2、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

3、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十金。

4、商鞅想以此建立政策权威并取信于民,也称鞅徙木立信。

5、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钱。

6、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

7、(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钱。

8、”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钱,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9、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0、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

11、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

12、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

13、”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14、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15、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

16、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17、                    就是这样,商鞅听了不起的就是想以此来取信于众,让百姓知道他的话一言九鼎!获取民众的信任,为变法扫清障碍。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