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富士康历史,看看内部员工怎么说?富士康为何混乱不堪?

听闻余生
阅读

起底富士康历史,看看内部员工怎么说?富士康为何混乱不堪?

#头条创作挑战赛#

每年苹果iPhone手机发布的前后,都是富士康招工最火热的时期,为了应对苹果大量的订单生产,富士康总会拿出高额的奖金。但是今年的郑州富士康工厂,哪怕给出再高的奖金也还是留不住人。

郑州富士康员工纷纷出走一事让外界看到了混乱不堪的一面,富士康发生了什么?富士康还能把握苹果订单吗?

富士康的状况

为了留住员工,富士康发布了一则新的奖励措施,从2022年11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员工的出勤补贴从原来的每天100元增加到了400元。若11月份出满勤,还有机会拿到1.5万元的奖金。这样的出勤奖励力度在以往是非常少见的,相当于只要员工留下来继续上班,就能轻松月入过万。越是如此,越能看出富士康留住人的压力。

从10月中旬左右开始,郑州富士康工厂就爆发出公共卫生事件,时至今日依然在努力应对着。在10月下旬,网上开始出现很多关于富士康员工徒步上高速返乡的视频与话题,他们带着随身行李,有的行走上百公里只为回到家乡。

在一波又一波的富士康员工返乡热潮中,富士康终于顶不住压力拿出高额奖金留住人。毕竟苹果订单不断积压,容易导致交货延期。可站在富士康员工的角度,相比上万的奖金,返乡的意愿和逃离混乱不堪的工厂更让人动心。

富士康发生了什么?为何混乱不堪?有人找到了富士康内部员工,得知了一些情况。

一开始网上出现“郑州园区约两万人确诊”的消息,富士康立即辟谣,称此消息严重不实,且园区生产运营相对稳定。

这则消息看似是定海神针,可富士康用了“相对”二字,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富士康内部员工阐述,工厂内部面临较大的管理压力。员工每天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报,但因为人手不足,医疗物资匮乏以及隔离场所稀缺等问题,让阴性员工也无法安心上班。

他们不知道是否会被感染,也不清楚公共卫生事件何时结束,在这种阴霾的工厂环境下,逃离富士康成为了一个选择。

初期富士康将工厂封闭,有人试着翻越围栏出走,离开的人只有少部分人员。但到了10月底,富士康解除封锁,去留自愿。再加上各地发布了做好富士康员工返乡准备的通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返乡之路。

一时间成千上万名富士康员工出走,他们行走在乡间小路,冒险走上高速,只为躲避人群,避免给他人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民众也自发组织将生活物资放置在返乡的路上,让他们走得更远,离家乡更近一些。

员工出走反映了郑州富士康工厂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管理混乱,没有合理协调员工与工作之间的安排,即便是接连有员工确诊,也照常上班,让员工担心安全得不到保障。

第二个是信息不透明,无法及时准确反馈员工想知道的工厂状况信息。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选择了离开。

起底富士康历史

或许有人认为,郑州富士康工厂是一个拥有20万人的超级工厂,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其实这也是富士康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大难题,招人容易,但想要同时管好几十万人就难了。

1985年富士康正式创建,是鸿海精密集团旗下子公司,郭台铭是背后的创始人。成立之初富士康走的就是代工厂路线,为了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富士康于1988年来到了中国大陆,并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座大陆工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规模的扩大,富士康又在山西太原,湖北武汉以及河南郑州等地区修建代工厂。这次富士康员工大规模出走和爆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发生在河南郑州。

富士康成立至今已有37年左右了,是一个老牌巨头,早期靠着郭台铭在各地市场东奔西跑,成功拿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订单,又在2005年赴香港上市 。而真正改变富士康命运的,其实是苹果的订单合作。

2007年,富士康开始为苹果代工第一代iPhone,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充足的产能让富士康成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

而郑州富士康工厂之所以不停工停产,很大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贡献了一半的产能。如果郑州工厂停了,富士康能否把握住苹果订单就不好说了,往后苹果可能会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把更多的订单交给立讯精密,和硕等其它代工厂。

因此为了保障工厂运营,富士康选择了持续生产。

写在最后

站在产业链的角度,富士康为中国大陆电子信息化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大陆解决了上百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从这次郑州富士康的经历来看,仍反映出很多问题。管理混乱,信息不透明,希望富士康能早日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秩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