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爱情的疯狂衍生出平面化人物

炸学校
阅读

《涉海》:爱情的疯狂衍生出平面化人物

相信很多没有在原生家庭获得过多少爱的观众对《涉过愤怒的海》这部电影更多的感受是共情。

影片的开头,从老金和船员的对话就能看出,老金在外人面前,营造着一个辛苦养大女儿的老父亲形象。

当得知女儿在日本失踪时,他虽然赶赴日本了,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还有30多条船在海上飘着。

寻找女儿的过程中,路过日本的学校,他没忘了拍照打卡,一次没拍好还返回再拍一次。

老金所有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都围绕着自己。对于他来说,闺女从来没有自己的姓名,闺女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这个闺女在,他才是父亲,才能让所有人都看到,他当父亲的付出和伟大。

女儿是怎样长大的呢?一个又一个在橱柜等待天亮的晚上,感冒时被父亲用湿毛巾盖全脸降温。

教游泳时直接丢在海里直到快要溺死才抛下一根绳索。

老金以独裁的方式把女儿带大,他看不到女儿的求救,最后对女儿的总结陈词也只是“皮实”。

《涉过愤怒的海》这部电影,借着娜娜的死,揭开了父母之“丑”。

他们那些只知道生,却不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是要用爱和点滴心血来灌注的。

这部影片对观众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它用一个极端的故事,把我们从身在其中拎出来。

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不被爱的孩子的父母,是怎么思考和表现的。

以至于会有人说,《涉过愤怒的海》的难产,可能并非这些年一直盛传的尺度和题材问题,而是它违背了多生孩子的大环境。

娜娜这个角色从未在家庭中获得过爱,“当你死了,所有人都开始爱你”。这句话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来没有人给过她双向的爱,所以在日文老师让她用爱造句,她嗫嚅了半天,也只能说出“爱......没有......”

一个没有被爱国的孩子,要如何懂得爱呢?她不懂,所以李苗苗略施小计的善良,温柔。

和她从未体验过的疯狂,都足以让她深陷其中。她编造了一个爱的虚假囚笼,想把自己锁进去,也一次锁住爱的人。

娜娜可以说是被遗弃的布偶,是没有感情浇灌的空木。很难说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

可能是李苗苗的不信任,也可能是老金没有接通的电话。但是没有堆积,就不会有最后一根稻草。

被爱能疯狂长出血肉,《涉海》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基本上都很扁平化。

一个一心想给女儿报仇的父亲,一个在女儿死后才爱她的母亲,一个渴望爱的疯子,一个将“人之初性本恶”贯彻到极致的坏种。

大家都在尽全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oser。说的通俗点的话,就是大家都很装。

也不得不说,曹保平导演的蒙太奇处理真的很厉害,印象最让人深刻的,就是娜娜被推进火葬场火焰燃起来的那一刻。

镜头转向了正在纸醉金迷地狂欢着凌辱她的三个人。极致的狂欢和死亡的灼烈感交织在一起。

所有的欺凌者都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只有死亡的孤寂才能让欺凌者真正解脱。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