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泪奔的中式家庭教育:香港电影的年度畅销之作

訁讠轨迹
阅读

令人泪奔的中式家庭教育:香港电影的年度畅销之作

电影放映到后半程,影院里只剩下三种声音:电影放映的声音,人们打开纸巾包装的声音和啜泣声。

这是香港新导演卓亦谦执导的电影《年少日记》。

一部新导演的处女作,最为内地观众熟知的演员还是十多年前的流行歌手郑中基,仅仅在上海电影节和金鸡港澳影展放了两场,却成为了内地影迷圈的小爆款。在上海,它一票难求。在厦门,一张七十块的电影票被投机人士炒到了六百多块。

它并不算师出无名,监制是著名的香港导演尔冬升。他们背后,是“十年树木”的香港电影发展局运营了十年的“首部剧情长片计划”。

而在所有的表象背后,是这部电影对中式家庭教育诚实的、精准的、“破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掏心掏肺式挖掘。它甚至并不算中式家庭教育独有,有留学生说,这部电影在东京电影节放映时,坐他旁边的日本人哭得更惨。

一个孩子如何在家庭教育桎梏下,失去活下去的勇气?而青年一代,又是如何在流毒已久的童年阴影和生育培养下一代的犹豫徘徊中痛苦着?

学童自杀背后

POST WAVE FILM

在内地主流新闻之外,儿童挤爆精神科的短视频已经流行许久,但并没有太多人去正视这些问题。但在香港,它早已发展成为一个社会议题。仅在2022年5月,香港就有7名学童自杀。

《年少日记》的故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但拍摄这部电影的主要动力是导演卓亦谦对一个逝去故友的怀念。

在卓亦谦读电影的大学时期,他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有一天卓亦谦看见他在角落写东西,便去问他在写什么,同学说在写自己的故事。第二天,这个同学跳楼了,卓亦谦才发现,前一天他在写的竟然是自己的遗书。

而这封遗书是留给卓亦谦的,信里写了他为什么选择离开,因为他的家人和女友都不支持他读电影,认为在香港做创作不会有前途。他的女朋友离开了,他的家人也瞧不起他,于是在那个晚上,他选择了先走。

这番话让卓亦谦开始思考同学和自己身处的家庭教育,他发现他们都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孩子读书压力大,还常常会被拿来跟其他人比较。

卓亦谦毕业之后就成为了一名编剧,这当中有一部分是想帮那位故友实现梦想。但香港工业萎缩,新人出头难,毕业十年,他只参与撰写了两个剧本。于是他决定写出这个故事,最后一博,如果就这样转行,起码能不带遗憾地离场。

《年少日记》的故事便是从一封遗书开始,老师捡到了一封信,发现上面都是轻生的话语,为了帮助那位学生,老师开始秘密查找。

在寻找的过程中,老师的童年伤口被揭开,电影形成了两个时空场域,一个是过去,老师的童年故事,讲述两个资质不同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一个是当下,老师的亲密关系破碎,因为觉得自己并没有准备好做父亲,令深爱的妻子离他而去。

过去的时空里,一个高收入的律师家庭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成绩优异的有俊,另一个是在班级只能排到第29名的有杰,有杰总是在课堂上出神,在家里喜欢看漫画,但对家长真正想培养的那些才能却并无才华,练钢琴也很难弹奏出完整的曲子。

成绩差的有杰成为了父亲的“眼中钉”,因为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信奉不断自我增值、拼命做到人上人才是成功。

所有的故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家庭。

但这部电影的出色之处在于,它很深入地挖掘了有杰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父母暴力,它不仅来自于真实有痛感的棍棒,更多的来自于,由于这个孩子不够优秀,他便不被当作是一个家庭成员。

它也很精准地勾勒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的真实结构。我们总是能看到沉默的父亲和发疯的母亲,但在《年少日记》里,这种表象背后的权力关系被揭示了,一个发疯的母亲背后,其实是一个冷酷施压的父亲。父权是这类家庭的症结所在。

导演拍摄了郑中基饰演的父亲的童年故事,那段剧情是告诉观众,他也是在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由于他现在取得了世俗上的成功,因此他信奉棍棒教育。不过,在成片时,这段童年故事被导演剪去了。

这样处理是更好的,首先是因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很清楚,这不是一个父亲的个体精神变异,而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恶果;其次,如果在影片中夹杂太多对父亲童年故事的描述,很容易被误读为一种对父亲的理解,从而改变影片结局的性质,让人误以为是一种大团圆式的和解,这部片子的批判性会大打折扣。

社会压力过载

POST WAVE FILM

学童自杀是一面血淋淋的镜子,反射出来的是社会集体的压力过载和中式棍棒教育的濒临破产。

为了成为人上人,这一辈人要比上一辈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儿童时期开始卷。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家庭内部,却可以看到,人们几乎都变了形,父亲即便功成名就也无法松懈,母亲即便华丽富贵也嘴角有血,种种令人咋舌的发疯,只是因为一个小学生没有能够显示出天纵之才。这样的生态是有病的。

这部电影的结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叙诡手法,不剧透地说,这个叙事方法的设置,让整部电影有了双倍的视角,传达出来的是双倍的痛苦。

你不仅可以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关于中式教育的深刻剖析,也能看到现在的自己,关于为什么害怕生育抚养孩子的共鸣。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很好的人,他经历过这样的教育,知道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足够好的老师,于是他长大之后选择成为一名好老师,但他始终跨不过那道坎,他无法确信自己会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亲,无法确信自己有资格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后者是一个很危险的议题,如果单拎出来,一个男人在知道妻子有了孩子之后却说自己没有准备好,很容易被简单粗暴的三观识别为“渣男”。

但这部电影的真实在于,它会让三观简单粗暴的观众也进入它的叙事,从而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不至于剑走偏锋地落入二元对立的俗套里。因为这个问题太普遍了,太刺痛了,它是存在在许多中国人家庭里的大象,能够拍出来的并不多。

几年前,台湾曾经有一部《阳光普照》,它可以跟《年少日记》可以对照着来看。只是《阳光普照》是以父亲的视角去看,而《年少日记》是以童年时处于父子关系下位者的儿子视角去看,是以劫后余生的成年人视角去看。

这部电影值得被引进,也许它没有流量,但用一句看似夸张但确实如此的话来说,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样的电影。

作者丨李慧慧

正在吃补剂

编辑丨李慧慧 排版丨凉茶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好课 | 纪录片拉片课

好课 | 电影剧本写作实训营

⬆️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