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性与40万忠实观众的故事

一副无所谓
阅读

乡村女性与40万忠实观众的故事

钟阳身高只有一米二左右,像其他女孩那样,到了适婚年龄,家里也开始有媒婆登门说亲。媒人介绍的婚恋对象,要么大她很多岁,要么身体有残疾,直到一年后遇上现在的丈夫,她才终于订下婚事。

“他和我同岁,也不矮,就是文化程度低,要不然人家也不会娶咱,对不对?”

风悠悠吹着,门外的十几株小白杨枝叶颤动。树底下是钟阳刚刚倒掉的“棉花桃儿”的壳,堆在树根,可以沤粪,来年滋养树木。

身高1.2米的钟阳,慢步走在自家门前,说着一口河北方言。30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县下辖的一个村子。嫁人,亦不过是从一个村子转移到另一个村子。

她的生活环境从来都是头顶那一方天地。无形的枷锁束缚着钟阳。那个想去“见见外面世界”的想法,几乎是一个奢望。

“咱不说身高1米5,要是1米4多,就能自己找个活儿干去,就不像我(现在这样)成天困在家里了。”

钟阳留着一头短发,短到露着耳朵。她从不化妆,视频几乎都是怼脸拍。

她今年35岁,额头上偶尔会出现几道细纹,脸上斑迹也清晰可见。穿的衣服,通常是“不讲究”的那几件——黄色无袖上衣、黑色和红色的短袖,以及一件白色的直筒连衣裙。

10月1日发布的视频中,她坐在院子里,操着方言倾吐心事,眼睛里泛着泪花:

“放假了,我也想像别人一样,穿上好看的衣裳,出去逛逛街,出去旅旅游,出去吃好吃的,再有个俩仨朋友搭伙玩儿,多好啊。可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啊。”钟阳叹了口气,“我只能待在家里。”

眼泪掉下来,“哪里也去不了,出去别人会嫌的。”钟阳抿了抿嘴,又重复了一遍,“我做不到,我出不去。”

这段视频获得了37.2万的浏览量,评论区有超过6.8万条评论。

留言中,有人心疼她的境况,主动提出给她寄些衣服和特产。有人发出照片,晒一把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有人认为,这八成是一种营销手段,在“卖惨”。更有人嘲笑钟阳,笑她蓬头垢面,用表情符号冲她“翻白眼”。

靠前的一条评论被18万网友点赞:

“……她的痛苦几乎已经具像化了,但仍然有人体会不到她的苦痛并加以嘲笑……她的痛苦被视为笑话,她的真情吐露变成了无病呻吟……”

视频及评论区留言|截图

如网友所言,钟阳的痛苦是具像化的。

她个子矮,找不到工作。她每天要给家人做饭,隔一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几乎出不了远门。

钟阳被困住了。她被困在家里,也困在小小的躯体里。

从小到大,钟阳见过太多不友善的目光。上小学时,因为身高与其他同学差一大截,她被人取笑“小矬子”。去镇上买东西,也会有人一直盯着她看,“熟地方没事,去到陌生的地方,他们就乱瞧你。”

就在前几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指着钟阳对自己妈妈说,“妈,你看那个人矮的。”钟阳只当没听见,“(如果)看那个大人,那不就叫人尴尬吗?”她已经经历过太多次,“笑笑就过去了”。

被困家中,给钟阳提供了记录生活的可能。

她没有工作,唯一可作消遣的方式,就是坐在阳台上“发发视频”。钟阳并不了解短视频平台的推流机制,“就随便发发,不知道怎么就火起来了。”

提起拍视频时的心情,钟阳还是觉得“心酸”。“看别人一个个都出去玩,我也出不去,就觉得心里委屈,坐在那儿说着说着,眼泪就掉出来了。”

她嘿嘿笑了几声,说自己是一个“爱掉眼泪”的人。就像前段时间,因为一点摩擦,丈夫拿起手机朝钟阳的脑袋砸去,万幸只砸到了眉头处。事过之后,她抽泣着把这段经历讲述在视频中。

“我有时候气得……我好(hào)掉泪,(但)说说就过去了,就没事了。”

有时开直播,公屏会有“装的”“卖惨”之类的指责,钟阳心里难受,一遍遍解释“俺是无意发的视频”。

指责的人多了,她逐渐无力回应,也大方承认“想要赚钱”,“俺就是为了挣钱,为了给俺家里减轻负担。俺自己又挣不了钱,正好这个视频火起来,俺(就觉得)有个盼头了。”

不只是钟阳,她的妈妈和姐姐,都被身高问题困扰。

钟阳说,自己是家里最矮的一个,其次是妈妈,“不到1米3”,母女二人都不好找工作。姐姐稍高一点,“1米4多”,在镇上上班。或许因为母女三人个子都不高,爸爸人也老实,她家是村子里最被孤立的一户,很少有人上门。

钟阳记得,小时候被同学嘲笑了,回家总会埋怨妈妈,“为什么把我生那么矮”。

身高带来的自卑和无力感,一直伴随着她的生活。

但提起上学和读书,钟阳来了劲头。她在学校很争气,小学考进了重点班,之后顺利升上初中。因为家里穷,加上患了近视也舍不得配副眼镜,钟阳的课业渐渐落下了。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她主动辍了学,跟着妈妈去田里干农活儿,做得最多的是摘辣椒和拾棉花。

同龄人都在上学,钟阳的伙伴只有“村里一个没结婚,也有点毛病”的女生,俩人一起上街摘辣椒,再拿到辣椒市场卖。到了秋天,就和家人一起出门拾棉花。

她也试着找过工作,“人家一看就不要,觉得形象不好”。

大约在18-20岁时,在亲戚的介绍下,钟阳谋得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那是一个离家二三十里地的肉铺,分楼上楼下两层。每一天,员工和老板在底下卖东西,钟阳则被安排在楼上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等活计,“不让下来,一天10块钱,一个月300块钱。”

即便是这样一份工作,她也没能做太久。钟阳至今不明白被老板辞退的原因,反正“亲戚不待了,过了一年还是半年就不让俺干了。”

钟阳的小号@娘仨的小日子,母亲和姐姐也会出镜|截图

像其他女孩那样,到了适婚年龄,钟阳家里也开始有媒婆登门说亲。媒人介绍的婚恋对象,要么大她很多岁,要么身体有残疾,直到一年后遇上现在的丈夫,她才终于订下婚事。

“他和我同岁,也不矮,就是文化程度低,要不然人家也不会娶咱,对不对?”

婚后的生活,被钟阳一句带过。提起丈夫,她简单透露有“挨揍”的时候,但“夫妻之间怎么可能没有磕磕碰碰了是吧?不能说因为一个事咱就否定他,就不和他过了。”

钟阳想独立,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份工作。婚后几年,她又踏上了寻找工作的旅程。

那些年碰壁的经历,她大多不记得了。始终耿耿于怀的,是一家粉笔厂,“坐着装粉笔,我怎么干不了啊。”那是姥姥家附近的一家工厂,钟阳表达了可以胜任且想入职的意愿,对方却声称“你干不动,你够不着。”

再继续争取,被对方一句话打发,“高了你摞不上去,谁愿意帮你弄?”

说到底,还是同样的拒绝理由,“人家不直接说你矮……”

从那时候起,钟阳接受了“找不到工作”的事实,待在家里,做起了全职主妇。照顾女儿,给丈夫做一日三餐,农忙时候帮婆婆去田里做农活儿。

丈夫就在附近的村镇打零工,每天收入100多元。用钟阳的话说,现在是丈夫一个人挣钱,养活着一家三口。

家庭收入有限,钟阳尽量节俭生活。

十几年前的沙发过于老旧,她舍不得换新,拿床单往上一铺,罩一个沙发套接着用。夏天天气炎热,她只在晌午开一会儿空调,更常用的是电风扇,或者开窗通风。眼下快到冬天,又要交燃气费,“起码得交两千。”

这笔无法节省的支出,让钟阳有些心疼。为了省钱,每天吃过晚饭,她早早就关了灯,“没必要的电就不使了。”

衣服也几乎都是旧的。钟阳说,她的衣服大多是几年前买来的,“我不大出门,衣服有得穿就行,有时是穿姐姐给的,有时穿俺妮儿(女儿)的”。

日常开销是固定的几样:丈夫和孩子的衣服鞋子、家里的柴米油盐和日用品。她自己是最无所谓的那个,衣服少买、电视剧不看,“要会员的,舍不得那个钱”。

生活中,钟阳没有朋友,无论是在娘家的村子里,还是在现在的夫家。和她走动最多的,是住在胡同前头的邻居,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她们有时坐到一起说说话,“都是家里的平常事”,或者帮对方做些活计。

另有一位邻居偶尔会骑电动车带她到附近镇上买东西,说到这里,钟阳掩饰不住地乐起来,“那里有个大超市,有一条购物街。”她记得自己买过一份枕套,素色格子的,“5块钱两个”,比网上还便宜。

除此之外,钟阳很少再和什么人产生交集,她总是坐在院子里刷刷短视频。

刷多了,钟阳意识到发短视频可能会赚钱,她断断续续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讲给大家听。有时是“大方一把,给自己买下两根老冰棍”,有时是对自己“胖”和“丑”的自嘲,她还尝试过给大家讲笑话,点赞和评论都寥寥无几。

9月初,钟阳发布的段子视频|截图

今年国庆假期的一番“自说自话”,给钟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终于“觉着有了一丝希望”。

钟阳做起直播,也尝试带货。一场直播下来,能有“二三十块钱”的收入。还有网友通过私信直接给她发红包,钟阳每次都挨个儿道谢,但没有收过,“俺没领,人家挣钱也不容易,咱为嘛要人家的钱?”

火,也算火了一把。出门买菜遇到同村村民,总有人问一句,“你是不是做短视频呢?赚钱吧?”

“不挣多少钱,就够零花。”钟阳不知道未来如何,至少现在,她能给丈夫减轻些经济负担,给女儿添双鞋子。

钟阳的女儿12岁,今年读六年级。

她最开心的事,就是女儿不随她。“俺这个孩子她12岁了,1米5,她不矮。我觉得可好了。”

女儿是她全部的希望,也寄托了她全部的心血。被问到最喜欢人生哪个阶段,钟阳毫不犹豫地说,是照顾女儿的现在。每隔一天,她都要开着家里的那辆电动车,去学校接送女儿。

有一次送女儿上学时,一个孩子走过来对钟阳女儿说,“你看你妈矮哩。”女儿立马怼了回去,“你还没有我高呢,等你长过我了再说我妈吧。”

看到女儿替自己说话,钟阳觉得很是欣慰。以前受到别人嘲笑时,很少有人替她出头。

她希望女儿未来能有一份诸如教师或公务员这样,体面且稳定的工作,“等她60了,干不动了,还有个退休金,以后她自己也有个保障。”女儿偶尔提起的化妆师、医生,她也觉得很好。

钟阳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多攒钱,留给女儿读书用。除了拍视频和直播,她也做一些手工活儿,“给人捆香、缝毛球球”,两样加起来,每个月能赚个两三百。

收入不多,但给了钟阳一些底气。除了家人,她也会给筹款的陌生人捐点钱。

六七年前,钟阳爸爸生病时,曾得到过很多陌生人的帮助,看到别人求助,她总想帮一下,“我就尽自个儿的能力,捐个五块十块,咱不能忘这个恩。”

过去的35年里,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衡水市,主要是因为爸爸生病住院,需要多跑几趟。当然,每到年底,丈夫也会带她和女儿到市区转转,她通常给父女两人“买身衣服就回来了”,对市区几乎没什么印象。

而最近,钟阳终于如愿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昨天更新的视频里,她手举一把国旗,站在天安门广场冲大家打招呼。镜头前,钟阳戴着黑色棒球帽,满面笑容地喊,她终于看到了国旗升起。

(钟阳为化名。)

作者丨梁九京

编辑丨桑桑

出品丨如是生活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