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推进“工业上楼” 多处“摩天工厂”拔地而起

不问归期
阅读

上海加快推进“工业上楼” 多处“摩天工厂”拔地而起

新华社上海9月30日电(记者龚雯、杜康)上海浦东新区康新公路紫萍路交叉口,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明年7月份,这栋地上建筑8层的大楼预计将完成结构封顶。未来,蓝帆医疗心脏瓣膜、微创外科手术器材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都将搬进来,实现“工业上楼”。根据近期发布的措施,上海力争三年推出智造空间300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近700万平方米。蓝帆医疗上海创新医疗基地项目总经理卢凌威告诉记者,与传统生产制造业相比,此次“上楼”的产线主要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小而轻,单位产品价值较高,生产工艺基本上以台面操作为主。而这并非蓝帆医疗首次接触“工业上楼”,公司位于新加坡的一栋6层厂房已经运行了10年。为何要将工厂从扁平式转为垂直式?卢凌威表示,上海土地资源紧张,“向上”要空间,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建造更为紧凑、高效的生产用房;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综合工程成本和能耗指标,真正实现“寸土”生“寸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打造“智造空间”工作推进会获悉,新加坡、深圳等国内外多地对“工业上楼”已有大量探索实践。如与蓝帆医疗“自建自用”不同,深圳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通过“工业上楼”打造新的“智造园区”,目前已有国微电子、紫光同创等12家企业入驻,未来将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海空间资源紧约束的新常态,要求工业发展空间从‘平面缩圈’转向‘立体增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葛东波表示,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是上海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释放生产力、提升工业比重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上海提出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GDP25%以上的重要途径。上海智造空间共有8个板块,除了生物医药,还有电子信息、时尚消费等,目前上海排摸出14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好项目离不开好空间,也离不开金融支持。近期,上海农商银行推出专项方案,力争三年内为智造空间类项目提供授信总额不低于800亿元的信贷额度支持。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