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备课要做到“四个备”

恋〆嗳﹎
阅读

新教师备课要做到“四个备”

全文长 2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新学期一大批中小学新教师已踏上工作岗位。不可否认,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和不竭动力。但他们毕竟是新手,他们要想站稳讲台,先要上好课,而上好课的关键是备好课。这是教学底线和基本常识。那么,作为新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备好课?笔者以为,首先应做到以下“四个备”。

首先是备“读”。课堂教学主要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做到该舍的大胆舍,该补充和拓展的要大胆补充和拓展,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我们先要把教材读透,包括“读”懂学生和“读”懂自己。

据此,我们要耐下心来去阅读教材、教参以及选读相关的文本资料,要想尽办法把教材读活,既读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又读出课堂教学的实施办法,这是备好课的重要一环。

同时,要“读”懂学生,也就是要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其实,把学生“读”懂的重要性不亚于读教材;因为学生虽是我们的教学对象,但却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果我们没有把他们的知识基础了解清楚,没有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判,没有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肯定不行;当下不少教师正是因为不重视这个问题,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们要吸取他们的教训,要把“读”懂学生放在备课中的重要位置。

当然,“读”懂学生也是备课中最困难的地方。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客观差异性。所以,备课时我们应该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都想清楚;比如,教学中那些内容比较浅近,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对于这些我们可以不教,或一笔带过;那些内容难度较大,又是教学重点,学生可能不懂,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突破;那些学生基础和悟性都较差,需要我们多关注,多帮助,如果我们在备课时能把这些都考虑清楚,那么,上课的压力就能减轻。

另外,我们还要“读”懂自己。作为教学新手,我们的教学能力毕竟有限。说实话,有些内容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懂,这是难免的,也用不着回避;为此,我们要釆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去弥补这块短板,一方面,要虚心拜师学艺,经常走进师傅的课堂听课,争取把师傅的“一招一式”学到手;另一方面,要经常请教师傅和同事,从他们那里得到启示和教益;再一方面,自己的课堂应该自己做主,也即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经常翻阅各种教学资料和名师的课堂实录,还要去网上查阅等,帮助自己打开教学思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资料都是人家的劳动成果,我们千万不能去抄袭,这是职业操守,也是教学底线。

其次是备“想”。为了提高独立备课能力,教材读了以后就要去想,也即要深入思考,要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想明白,要想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思考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究竟在哪里?这样想得越深刻、越明白、越全面,上课就越顺利,课堂教学能力随之而提高。

再次是备“写”。也就是撰写教案。写教案犹如编剧写剧本。一部好的电视剧关键是要有好的剧本,同样,我们要上出一堂堂规范的课,先要写好每堂课的教案。作为新教师,我们应该写详案,这是规范教学行为的规矩,这个懒我们千万不能偷。也即我们只有过了教案写作关,才迈出了备课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打字速度较快,我们可以写电子教案。这样我们的备课效率会更高;作为学校,要鼓励他们写电子教案,不要因循守旧,硬性规定他们必须写纸质教案;如果有人借机想复制粘贴,想照搬照抄,想走抄袭的捷径,一旦养成这个坏习惯,既害学生也害自己。所以,学校除了经常检查他们的教案,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和考核。

最后是备“记”。不少教师都以为,教案写好了,备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因为教案写好了,它并没有内化于心;所以,我们还要备“记”。备“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课前要把撰写的教案或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先过一过“脑子”,把“教什么、怎么教、会产生什么问题”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尽可能熟记于心。

当下不少教师之所以照本宣科、“满堂灌”,就是因为备课时缺少备“记”的环节,才导致学生提不起精神,才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对于这一点,尽管难度很大,但“万事开头难”,我们还是要咬紧牙关去训练,要把写好的教案从纸上或电脑上转移且存储在大脑里,做到烂熟于心、胸有成竹,这样,备课任务才基本完成。考量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要脱稿上课,而且要挥洒自如,这是我们上好课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应该不断训练的硬实力。这需要我们久久为功、刻苦训练,长期坚持,假以时日,就能养成习惯,这样,我们就能缩短适应期,就有希望成为好教师。

二是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是备课的深化和延续,也是跟进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抓手;反思内容包括教学中做得好的、动态生成的想法、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跟进,等等;上课以后要及时记录、梳理和提炼,有话则长,话少则短,倒逼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倒逼自己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

其实,“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这句话充分说明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身为新教师,我们应该以此作为自我鞭策的座右铭。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周建国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