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冤人2》,网约车司机竟是退休杀手,为替好友报仇,大杀四方

ぴ浅蓝淡雅
阅读

《伸冤人2》,网约车司机竟是退休杀手,为替好友报仇,大杀四方

男主角麦考尔使用五金卖场工具当作打斗神器制敌而让人大开眼界的《伸冤人》,细火慢熬,四年后推出续集《伸冤人2》,有趣的是中英文片名都照原来标题沿用,只增加了个「2」,还真有硬汉麦考尔般不啰嗦的格调。

续集故事的延伸建立在第一部麦考尔的特性和生命历程背景上,建议最好能看一下第一部。

知名推理小说系列里的侦探如福尔摩斯、菲利普·马洛、马修·斯卡德、赫尔克里·波洛等人,常常能吸引一票粉丝追「星」,这都要归功于该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塑造得立体有神。

这些名侦探都有一些个人特色与习惯,例如有的是超群的剑客、拳击手但会吸食古柯碱、有的爱研究西洋棋、有的会酗酒、有的则极度洁癖讲求规则,某些习性虽颇让人傻眼却又是有血有肉凡人的真实日常,与读者的现实生活较无距离故能产生共鸣。

《伸冤人》编剧也为主角罗伯特·麦考尔形塑了鲜明性格:他喜欢阅读,志在读完100本好书(上一部读《老人与海》,这一部读《在世界与我之间》、《流浪者之歌》和《追忆似水年华》)。

他讲究住家清洁且物品一定要排列整齐(看看那排排站的青苹果);他外冷内热喜欢帮助别人(上一部帮了青少女泰莉,这一集帮了书店女老板、老人山姆、青年迈尔斯);他手脚功夫了得出手快狠准,打人前先拨好定时器,有时还会给对方一次机会做选择。

不难看出麦考尔的性格与上述的硬汉侦探菲利普·马洛或赫尔克里·波洛等人有些相近,不过,有一特质是其他人所没有的,那就是麦考尔非常自律,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还非常爱读书。续集里的麦考尔出现这些个人特有行径时有一种亲切感。

麦考尔虽不是侦探,却绝对是个路见不平主持正义的侠客。平日温文儒雅的他教训人时是十足血腥暴力,与安静阅读和帮助他人的形象呈极端对比,造成此反差性情是因为麦考尔心里一直有个黑洞,「世界上有两种痛苦,一种会痛,另一种会改变一个人」,他的太太曾因他的工作而亡,这个特立独行的CIA前探员借着修理恶人填补内心巨洞。

哀痛的麦考尔刻意在任务中「死」去,隐姓埋名于五金卖场工作,后来当个司机,只有CIA好友苏珊知道他的现况。

开场麦考尔搭上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列车,找到私自带走女儿让前妻痛苦的暴戾前夫,三两下就打趴一群大汉,让小女孩重回母亲怀抱。麦考尔开车带着一名被虐待女子,送她去医院后返回豪宅公寓找变态富家公子哥们算账,计时29秒就让他们躺平。麦考尔就像个「折骨师」,将一个个暴徒的手或脚给折断,这是都市独行侠麦考尔对待恶人的伸冤人。

几天后,苏珊去侦查一件发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命案却死于非命,麦考尔查看事发现场视频,发现苏珊的死因不单纯,致命刀口似乎是CIA探员惯用的手法,抽丝剥茧后,竟发现以前的同事戴夫有重大嫌疑。

戴夫在行家面前也不再伪装,直截了当承认。强烈飓风来临当天,一群人在麦考尔的家园大对决。枪声、风雨声、配乐鼓声齐鸣,营造出肃杀气息,麦考尔虽以寡敌众,但因握有熟悉环境的优势,再顺着狂风暴雨形势神出鬼没,戴夫同党一一被麦考尔歼灭,死法惨烈令人目不忍视。

本剧不用五金器具厮杀,以超强飓风来当杀戮战场背景也算巧思,多元低视角镜头烘托出紧张气息,拍过多部动作影片的导演安东尼·福奎阿,对于暴力美学的挥洒仍极具独特风格。

然而,观看当下虽热血沸腾,仔细想想来龙去脉,到末段却觉剧情故布疑阵过了头,因为戴夫和他的三名同党只要处事稍微谨慎点,就无需走向大费周章杀人灭口的险路了。

戴夫等人接受这么多专业杀人训练,怎会在比利时犯案时留下那么夸张的杀人现场和疑点,然后逼CIA当局倾全力要抓到凶手?而戴夫党徒杀了苏珊、背包客,还要追杀苏珊的先生布莱恩,「CIA自己人」涉案的动机太明显,于是被麦考尔识破替苏珊复了仇,还苏珊与先生布莱恩以公道。

总之,戴夫机关算尽却未曾想过难缠的麦考尔还在人间,只能怪他们脑洞开太大行为太张狂。

当年,麦考尔诈死后,麦考尔与戴夫所属的团队被解散,团员也不再受重视,只会当政府杀手的戴夫深感被CIA出卖抛弃之痛,也觉悟到为政府杀「敌人」美其名维护国家安全,其实名单上的人已经无所谓好人坏人之分,被杀的只能算倒霉鬼。

至此,戴夫心中再也没有道德的界线,黑化的他找到志同道合者,只要有利益就动手杀人。戴夫的可恨虽其来有自,但走向歧途过程里的某些失控情境也值得思考。我则不太喜欢这种同门相残师徒相杀的设定,感觉无奈又悲伤。

另一边温暖有情的故事很疗愈人心。麦考尔非常爱妻子,常常亲吻结婚戒指,这个硬汉的温柔也拿来照顾身边的朋友。他帮书店母女团圆让书店能持续营运、协助赡养院老人山姆找到失散60年的姐姐、引导迈尔斯发挥艺术天分走向正途与母亲过安定生活。麦考尔虽独自生活,却不遗余力帮助朋友找到家庭的圆满与快乐。

麦考尔缅怀爱妻立志阅读的100本好书已接近完成阶段,书籍内涵似乎也与他的生活、心境做了呼应,如德国小说家赫尔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中的追寻自我旅程、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进入时间河流回顾往日种种(麦考尔拿此书时书店正播放出自于歌剧《费加洛婚礼》的女高音二重唱,阅读的时光也为麦考尔注入生命的能量。

此外,麦考尔要迈尔斯阅读《在世界与我之间》后就给他工作机会,特别选这本2015年出版的书是别具意义的,非裔美国人作者塔那西斯·科茨以书信体对儿子陈述身为黑人在美国成长过程中的恐惧,用以鼓励儿子要努力奋斗,设法在你的国家你的世界里安居其中。

导演、丹佐·华盛顿和艾什顿·桑德斯都是非裔美国人,藉此书表露心声与自我勉励外,亦传达善恶有时虽会随时机环境而变,但身为自己心灵的主人,在善恶与我之间,永远有选择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抉择。昔日战友戴夫与麦考尔选了不同的路,造就了不同的未来。

邻居法蒂玛所处住宅区被破坏的花园被乱涂鸦的墙,在迈尔斯巧手美化下,花园里的花朵迎风摇曳,墙上巨幅画作里有迈尔斯母亲牵着儿子的手,有戴头巾的法蒂玛,众人走在欣欣向荣农场上,幸福氛围洋溢,墙上题写「上帝之手~我把最好的留给你」。

而麦考尔呢,他听进了挚友苏珊的话,克服了心魔,回到与妻子曾拥有美好回忆的家。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