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店实则小作坊 地址“查无此店” 你遭遇过“幽灵外卖”吗?

一米阳光三寸暖
阅读

大门店实则小作坊 地址“查无此店” 你遭遇过“幽灵外卖”吗?

外卖商家上传平台的门面照片(上)与实际门面照片(下)的对比。中新社发

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处“幽灵外卖”。中新社发

月销量7000+的外卖店铺,在平台上展示的门店照片宽敞明亮,实地探访却是地下室中深藏的简陋厨房操作间?近日,#原来外卖店铺照片可以造假#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点外卖还是点可以堂食的好。”“点外卖只点连锁店品牌。”对此,不少网友震惊之余开始出谋划策,然而这些建议又是否真的有效?记者对外卖店铺进行了探访。

乱象1

门店照片造假:看似大门店实则小作坊

点外卖之前先看一下商家照片,是不少消费者筛选外卖的重要参考之一。比起没有提供门店照片的商家,这些能够清晰展示门面状况的店铺更能够让消费者放心下单。

然而,店铺照片并不能成为消费者的“安慰剂”。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一家店名为“云南过桥米线”的店铺。平台登记信息显示,该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某胡同21号,在平台上展示的照片中,该门店门面招牌为黑底白字,设计精致,店内堂食场地宽敞整洁。

然而记者根据地址找到该店时,却只看到一个简陋的外卖窗口,其内部明显没有堂食场地,只有一人身穿厨师服坐在窗口旁,简易招牌也与平台照片大相径庭,名称亦不完全相同。

记者致电了该商家在外卖平台登记的电话,该商家表示:“店内不能堂食。”

毫无疑问,该门店在外卖平台上的照片存在造假行为。那么,该图片是如何通过审核的呢?

对此,记者以入驻商家的身份向某外卖平台客服咨询。该客服表示,根据审核要求,商家在入驻时必须提供实体店铺的门店图和店内环境图。而对于门店图的拍摄要求,客服称:“门头照片和申请的店铺名称一致就可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其记者利用其他业主的身份信息以及有明显PS痕迹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门店照片,顺利通过了某外卖平台的资格审核。

乱象2

品牌餐饮也没逃过“幽灵外卖”?

“每次点外卖都会选有门店照片的,结果这都可以造假。”“这种虚假的‘安全感’让我更害怕。”对于外卖店铺照片造假,有网友表示了忧虑。也有网友建议,点外卖尽量点连锁品牌,至少可以保障门店照片不会欺诈。

那么,选择品牌连锁是否就万无一失呢?

在某外卖平台上,有多个商家地址登记为“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北街甲15号院7号楼三层301”,记者走访该处。发现,该地址一楼为一家生鲜超市,此外并无明显餐饮店标识。

不断进出的外卖员暴露了其中的秘密:跟随轻车熟路的外卖员乘坐电梯至3层,昏暗的灯光下楼层被三条通道分割,这里并没有所谓的“301室”,但每一个走廊两边都是各类“幽灵外卖”的厨房操作间。

炸串、炒饭、麻辣烫、凉皮、紫菜包饭、新疆炒米粉……除各色小吃外,这里还聚集了原切牛扒、日料寿司、潮汕生腌、越南粉、滋补炖汤等店名看似“高档”的外卖店铺,一些店铺的食物原料已堆积到了门外。

除个体店外,这里的“幽灵外卖”还不乏曼玲粥店、三米粥铺、私町Osaka食堂、牛约堡等连锁加盟品牌。其中,曼玲粥店与三米粥铺的标识被贴在了同一个外卖厨房门外。

在外卖平台上,这些店铺有的不仅提供了虚假的堂食场地照片,甚至还显示有到店评价。记者点开多个店铺的到店评价,发现其配图仍然是外卖照片。

根据外卖平台上的公示信息,这些“幽灵外卖”提供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全部一致,来自“北京动冠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冠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服务、出租商业用房、餐饮服务、零售食品等,参保人数仅为2人。

乱象3

12张营业执照,10张是假照

近日,成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起案件:一家在某外卖平台评分4.8分的店铺,在外卖平台公示的地址却“实地查无”,外卖实际接单处在另一个地方。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该店铺经营者在外卖平台上共开了12家店铺,手握12张营业执照,经查核10张为虚假证照。

曾有媒体报道,辽宁黑山的一位消费者网购生日蛋糕,没想到,这家店定位在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成都,而送蛋糕的却是距离她家不远的小店。

今年全国两会,来自辽宁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于峰带来一份关于“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的建议。这份《关于改善外卖食品安全助力行业发展的建议》是他当外卖小哥3个月,用亲身体验得来的报告。以每天平均跑60多公里路来算,3个多月下来,于峰累计跑了有6000多公里。他说,这是一份“笨拙”的建议,是自己用脚跑出来的。

2021年,退役后的于峰利用择业空档期,在大连旅顺全职做了3个多月的外卖小哥。

于峰发现,“幽灵外卖”商家没有营业执照,通过上传假证件,逃过了平台审核。有的在家中或租赁地进行制作。

在“从业”3个多月里,当地卫生部门进行过多次检查,但这些商家有自己的“对策”。有当天就关门停业的,也有让外卖员换至隐蔽的地方让外卖员取餐的。

关于“幽灵外卖”,2019年,就有报道称,尽管监管和处罚力度不断加强,但网络餐饮平台上的套证或假证经营行为并未得到彻底遏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阴阳地址”“多店一证”“僵尸复活”等问题时有发生。

有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自己没有任何证照资质,靠套用别人的餐饮证照违规经营;有的以连锁经营总店或美食城为依托,一张总店餐饮服务许可证被多个分店共同使用;还有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利用饮品店的证照办理入网登记,实际却从事网络餐饮经营活动。

乱象4

后厨摆放凌乱,卫生条件差

“我也常点外卖,孩子也吃,但外卖食品的卫生情况咋样,安不安全?”当上外卖骑手之后,于峰有了接触各类商家后厨的机会。他发现一些商家后厨物品摆放凌乱,卫生条件也差,有厨师和其他制餐人员不佩戴口罩及准备食材时没按要求佩戴手套的现象。“还有部分商家使用过期食材、劣质速食料理包制作外卖。”

于峰还发现,尽管第三方平台早前就提出开设商家后厨直播功能,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直播无信号、视频画面模糊、商家缺乏直播意识等原因,消费者仍无法正常查看后厨的真实情况。对此,他建议,建立完备的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增加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提高监管意识,增强智慧化监管手段的运用。

“比如将‘明厨亮灶’视频对接到政府网络监管平台,通过自动抓拍和随机抽取监控画面的方式实现全天候监管,把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实现线上餐饮食品安全制作、打包、配送等全链条的‘可视化’,倒逼外卖商家自觉遵守操作规范。”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

监管

“舌尖上的隐患”应如何监管?

近年来,网络餐饮市场发展迅猛,也催生了一批忠实的“外卖族”。然而,与后厨可能暗藏脏乱差等问题的实体店相比,连门面都看不见的外卖同样让人提心吊胆。

“不知道之前,坦然大方地吃;知道之后,战战兢兢地吃。”有网友无奈评论道。

业内:外卖平台入驻门槛低,监管难

一边“工作”,一边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于峰发现外卖食品行业乱象成因复杂。

“虽然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流通、交易等全过程。但作为食品领域的新业态,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全国人大代表于峰认为,现行惩罚力度较小,没有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由于第三方外卖平台入驻门槛低,导致一些不符合经营标准的外卖商家找到了生存空间。这需要构建起全覆盖的监管体系。”

早在2017年,“幽灵外卖”便不断被曝光,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乱象仍难以根除,成为外卖行业的顽疴痼疾。平台入驻门槛低、“幽灵外卖”地址隐蔽等因素,成为市场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称,遭遇“幽灵外卖”,消费者维权举证难。网络餐饮行业缺乏有效的规范治理,导致消费者投诉不断。由于维权举证很难且成本较高,大多消费者对外卖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大部分消费者会换一家继续吃,还有一些消费者给予差评,只有很少一部分会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维权,但由于证据准备不充分或者难以取证,维权结果往往不了了之。

平台:定期进行内部检查

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司长庞锦介绍,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外卖用户达5.2亿。

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

一名外卖平台的内部人士表示,对于门店照片造假、“幽灵外卖”等乱象,平台会定期进行内部检查,一些明确是明厨亮灶的商家,也会在算法上进行优先推荐。“消费者在发现时也可以及时进行举报,平台会进行核实处理。”

部门: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与商务部发布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外卖配送服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网络餐饮平台要进一步压实外卖餐品配送环节安全主体责任,履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完善平台外卖送餐服务管理规范,加强食品安全培训,进一步规范外卖送餐行为。大力推广食安封签,保障配送容器安全卫生,减少食品配送过程中污染、损毁等导致的浪费。

怎样识别幽灵餐厅?

查看评论和评级:仔细查看其他用户对该餐厅的评论和评级。如果评论很少或评级较低,可能是一个幽灵餐厅的迹象。

图片搜索:在搜索引擎中使用该餐厅的菜品图片进行反向搜索。如果发现相同的图片在其他餐厅或网站上出现,那么这可能意味着该餐厅使用的是虚假图片。

地址验证:在地图应用或搜索引擎中搜索该餐厅的地址。如果地址是一个居民区、写字楼或没有实体餐厅的地方,那么可能是一个幽灵餐厅。

联系方式:尝试联系该餐厅的电话号码或在线客服,观察是否能够顺利联系上。幽灵餐厅通常会缺乏有效的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回应。

菜单多样性:查看该餐厅的菜单,如果菜品种类过多或包含多个完全不相关的菜系,那么可能是一个幽灵餐厅。真实餐厅通常会有更具特色和一致性的菜单。

外卖平台验证:确保该餐厅在外卖平台上是合法注册的,并且有一定的历史记录和积极的用户评价。平台会对商家进行一定的审核和验证,但仍需保持警惕。

社交媒体和网上搜索: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上搜索该餐厅的名称和相关信息,看看是否有用户或媒体曝光过该餐厅是否可靠。

记住,购买外卖时,选择正规、有信誉的餐厅是更加安全可靠的选择。如果你对某个餐厅存在疑虑,最好选择其他可信的选项。

广东行动

保障外卖食品安全

广东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

随着餐饮外卖行业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做堂食只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餐饮店,业内称之为“外卖厨房”。一些“外卖厨房”为了节省房租成本,会选择“隐居”城中村,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店铺卫生状况堪忧。

去年8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外卖食品安全回应了相关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管方面,一方面,广东通过大数据筛查,找出数据异常的情况,交给各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核实。同时,采取“日常监管+阳光执法”形式,目前正开展茶餐厅的阳光执法活动。执法现场媒体代表、公众代表一起选择一家餐厅检查,检查的过程进行网络直播。

此外,要压实平台责任,一些情况是平台的监管失责,至少是夸张宣传、卫生情况不佳,平台有监管责任。他说,全省两大平台上的经营者有39万多,对于没有堂食的餐厅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监管更加迫切。

广州市场主体变换快,加强监管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正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以更大力度监管外卖餐厅,保障食品安全。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一名负责人表示,广州市餐饮企业有15.5万家,通过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收集到的数据,在两大平台登记的外卖企业有7万多家。

“纯外卖企业是新生事物,规模小,变化也很大,有很多市场主体可能会变更经营地点,变动比较大,我们会针对情况加强监管。”这名负责人说,现在对餐饮企业除了日常的监督检查之外,广州还在推广“明厨亮灶”。对于有堂食的企业,“明厨亮灶”是以玻璃窗的方式进行展示,让消费者和餐饮人员进行监督。全市有9000多家学校和幼儿园饭堂实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监管。

广州市的外卖餐厅很多,会分期分批推广。单纯做外卖没有堂食的餐饮企业,也正在推广,也就是在制作场所安装摄像头,通过互联网的形式,监管人员和消费者都可以在线上对加工现场、过程进行监督,这项工程推广以后会对外卖餐厅监管力度更大一些。

深圳福田“数字后厨”上线突破3000家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创新推出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幸福福田品质餐饮”之“数字后厨”2.0版上线。

市民可以通过i福田、美团、饿了么等多个网络外卖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实时查看外卖制作的全过程。截至6月底,注册在线网络餐饮单位已超3000家,多个消费平台联动让市民真正实现“先查看再下单”外卖点单新模式。

亮出后厨不啻于让网络餐饮企业“自我曝光”,厨房是否整洁、操作是否规范,消费者一看便知。“自从安装了‘数字后厨’设备,我们店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生意也更好了。”石厦的一家外卖餐厅店长说道。同时他坦言,有了消费者的监督,厨师们对操作间的卫生条件、原料使用、操作过程更加注意,食品安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这样能让消费者消费得放心吃得舒心,好评度才会越来越高。

“这个做法好,以前点外卖,对商家后厨干不干净真是心里没底。”在车公庙片区,记者采访了一位刚点外卖的市民李先生,他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展示操作,打开了“美团”观看起他下单门店的“数字后厨”,他一边分享着直播画面一边感叹道:“实时观看,妥妥当了一回云监工,这以后点外卖就放心多了!”

整合:易福红

来源: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四川电视台澎湃新闻深圳商报等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