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观察:微短剧潮起,大IP潮落

♀浅浅笑︶
阅读

上海电视节观察:微短剧潮起,大IP潮落

原标题:上海电视节观察:微短剧潮起,大IP潮落

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第28届上海电视节日前已正式落幕。冷清的展会区和座无虚席的微短剧路演形成对比,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则代替网文大IP成为新宠。两组对照,折射出影视行业的潮起潮落。时隔两年,回归的上视节带来了对影视行业的新“预言”。

经典小说、严肃文学潮起

整个上海电视节期间,有几部影视作品被反复提及——《山海情》《觉醒年代》《狂飙》《三体》。这其中,多部剧集都改编自严肃文学、经典文学作品。

开幕式上,《山海情》《三体》等30部电视剧将于2023年下半年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展播及推广。

在白玉兰评委会主席大师班上,评委会主席胡智峰则以6部现象级作品为例,分析了近几年国产剧的创作。这六部剧集分别是2021年播出的《山海情》《觉醒年代》,和2022年播出的《人世间》《梦华录》《县委大院》《狂飙》。

随后,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论坛上,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书记夏晓辉又提到了《觉醒年代》《人世间》《狂飙》《三体》。

而《人世间》《山海情》的海外播出,也被作为案例在内容出海论坛上出现。

这些项目的成功,带动了经典、严肃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浪潮。

纵观平台发布的片单,改编自经典小说、严肃文学作品的影视项目颇为瞩目。

部分作品已进入影视化流程。

根据金宇澄的同名小说改编《繁花》,由王家卫担任总导演、监制,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主演,据传将于今年和观众见面。

正在拍摄中的《北上》,根据作家徐则臣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改编,由白鹿、欧豪、胡军等主演,编剧是《警察荣誉》《幸福到万家》的编剧赵冬苓,目前已释出首款海报。

《千里江山图》改编自作家孙甘露的同名长篇小说,将由王倦、金海曙担任编剧。虽未官宣主演,但网上盛传雷佳音、赵丽颖将搭档出演。

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长安的荔枝》,已确定将由《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曹盾执导,第28届白玉兰最佳男主角雷佳音领衔主演。

亦舒的两部出版书籍《承欢记》《玫瑰故事》也将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承欢记》由杨紫、许凯主演讲述了当代母女关系的“新生”与“重塑”;《玫瑰故事》则由汪俊执导,刘亦菲、佟大为、彭冠英领衔主演,林更新、霍建华特别主演。

除此之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也官宣编剧马晓勇、艺术顾问张嘉益。

另一批经典小说、严肃文学作品也已确定将被影视化。

和《人世间》同为梁晓声作品改编而来的《黄卡》,脱胎于他的短篇小说《西郊一条街》,《三体》系列的《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大史》《群星》等剧集都将陆续进入开发阶段。此外,还有余华的《文城》、葛亮的《燕食记》等。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网文大IP的“退烧”。

当然,并不是说网文IP已经绝迹。《剑来》《大奉打更人》《白日提灯》,以及改编自《黑莲花攻略手册》的《永夜星河》依然引人关注。

主演阵容也是星光熠熠:倪妮、白宇搭档出演《西出玉门》;王鹤棣、田曦薇担纲《大奉打更人》男女主演;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回归《庆余年2》;《永夜星河》敲定了虞书欣、丁禹兮出演;改编自《首辅养成手册》的《锦绣安宁》由张晚意、任敏领衔主演;《折腰》是宋祖儿与刘宇宁的新搭配;《相思令》则有Angelababy搭档宋威龙。

只是相比几年前的狂热,如今网文IP改编项目在数量和规模上已经回归理性。

不得不说,严肃文学作品的厚度明显优于大部分网文IP。后者容易暴露其价值观上的短板,这一点,从近期播出的几部网文IP改编剧集中也能得到印证。

微短剧开“卷”

上视节期间,最火热的论坛当属微短剧项目路演。

论坛当天,展览中心座无虚席,现场工作人员不断搬进座椅,还是有不少人只能站着听完。

而上台推介的十部项目,在类型题材、主演主创、价值观输出方面甚至不输长剧集。

其中,有对明代风俗相当考究的轻喜剧、有世界观相当庞大的科幻悬疑高概念、有邀请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选手主演的、有被评委夸赞已经可以比肩院线电影处理的东北喜剧,有已经得到大品牌冠名和植入的都市职场题材,也有聚焦留守少年群体的热血青春题材。

种种迹象表明,微短剧已经开“卷”。

2022年,微短剧备案的数量达到3000部,达到了2021年的7倍之多。《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则显示,近半年内50.4%的短视频用户看过三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进入赛道的选手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微短剧和长剧集的演员也在进行互相“流通”。杨蓉、王一菲等主演了女性题材微短剧《二十九》。凭借爆款微短剧《我的哈士奇男友》《虚颜》被大家认识的演员丞磊,也开始在《云之羽》《颜心记》中担当配角,和虞书欣、张凌赫、罗云熙、宋轶演对手戏。

执导《虚颜》《招惹》打开知名度的导演曾庆杰,还被观众喊话去拍长剧集。

而影视大厂的加入,无疑让选手们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陈思诚的壹同制作、打造过《御赐小仵作》等项目的灵河文化、出品过《三十而已》的柠萌影业等一大批影视公司纷纷入局。长信传媒、正午阳光、华策影视也都已经出现在了短视频平台微短剧项目的合作名单之上。

长信传媒出品的衍生微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成了长剧《唐朝诡事录》的特别番外,作为《南洋女儿情》支线内容衍生的《女神酒店》,在剧集开播就已在短视频平台上线。

华策影视出品的微短剧《有风》,是刘亦菲、李现主演的《去有风的地方》的衍生短剧;柠萌影业的微短剧《二十九》和长剧集《三十而已》一样,都聚焦熟龄女性群体。

专业团队的加入,也意味着微短剧更有可能迎来进阶和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微短剧的崛起,变现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微短剧可以牵手广告、直播、电商,可以像长剧集一样招商、冠名、植入、超前点播,展现出可观的商业潜力。

比如,一些在短视频平台热度较高的微短剧,早已尝试过单集付费解锁模式,一集价格为1.5元;杨蓉主演的微短剧《二十九》在抖音播出后,则开通了84抖币(12元)立刻解锁大结局的模式,付费人数超1.2万。

微短剧朝着长剧集的方向“卷”质量、“卷”数量,与之相对的,长剧集这边则呈现出求“精”求“短”的趋势。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提到,他们筛选项目有三个维度:团队的专业性、好的机制、对效率的保证。

按照这三个维度,他们基本可以淘汰掉80%的项目。剩下的20%才有希望立项,进入制作环节。

而进入下一环节后,平台还会根据所属题材在市场占有率上的比例进行考量,每周、每月都有各种各样的会去推进长剧集的立项、制作。

层层筛选和把关,透露出“精品化”的追求。由此可见,降本增效的风还在刮,高品质的长剧集,仍是刚需。

关起门来,低调做剧

和往届相比,今年上视节“冷清”了不少。

大型活动屈指可数,各大影视公司也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媒体交流会。视频平台中,也仅有一家举办了片单发布会,还是为招商考虑而办的。

某影视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在上海电视节期间办了答谢酒会,但也仅仅面向发行侧、版权侧,以后也不太会考虑举办线下的片单发布会。

一方面,各大影视公司的项目都卖给了视频平台,视频平台的片单发布会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内容,IP平台和影视制作方都不需要再单独开发布会。

另一方面,业内正变得越来越谨慎。

线下活动从审批到组织耗时耗力,钱是否要用在刀刃上?大型活动宣传力度拉满,过于高调张扬是否对项目不利?提前吸引来外界关注度,和低调做剧播出后“惊艳”观众,哪种更重要?这些都是大家会思考的问题。

另一家出品某现象级剧作的影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搜狐娱乐,他们今年不主办活动的原因是“行程太满”。

不仅有常规的主办方论坛、媒体论坛、平台招商活动要参加,还要配合平台为公司已出品现象级剧集所策划的一系列活动。

这和大多数影视公司的想法是一样的:关起门来,低调做剧。对已播的剧集高调宣传,满足观众的各种售后需求;对筹备中的项目,则低调行事,尽可能保证项目进程不受外力干扰。

看起来,经历了影视寒冬又迎来降本增效后,影视行业如今变得更加谨慎、务实。

那就希望这份务实,最终能变成好作品回馈给观众。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