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本科专业被撤销考研洗简历 上岸后又被撤专业

么么熊
阅读

女孩本科专业被撤销考研洗简历 上岸后又被撤专业

原标题:女孩本科专业被撤销考研洗简历 上岸后又被撤专业

摘要:对于许多走“最优报考”路线的学生来说,名校光环掩盖不住对专业的迷茫,很多人曾将希望寄托于考研和工作简历,借此抹除大学四年的“无用感”。遗憾的是,大规模的专业撤销潮袭来,他们卡在了时代与社会选择的缝隙里,在狭窄的就业通道里挣扎。

文|蔡家欣 刘易佳

编辑|王一然

过去二十年,在高等教育的扩招大潮里,许多人借此登上985、211或者双一流院校的教育快船。遗憾的是,由于成绩尴尬,很多人只能选择培养门槛较低的文科类专业,比如医科大学、农林学校、理工院校的管理类、语言类专业。

如今,这些专业面临撤销的尴尬处境。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一期学科专业变动名单里,2022年度新增本科专业1817个,撤销925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居榜首。据媒体统计,2015年至2022年,超过100所大学已经撤销了这个专业。此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市场营销等专业也常居撤销热榜。

危机不仅来源于学科评估之下的专业调整,也有招生和就业市场的遇冷,甚至还有技术更迭之下的无奈处境。一个德语专业的女生,她的危机感来自于Chat GPT,她安慰自己,“机器翻译有差错,我们还有学的空间”。就在大二这一年,她的专业被学校取消了,成为最后一届学生,考研计划就此被打乱。

就这样,随浪潮翻涌,最后又被甩上沙滩的大学生,变成时代的弃儿:一位两度备考公共管理专业的女生,三战期间,却得知专业被撤销;在信息管理专业逐渐被撤销后,两名毕业生转行当了程序员,回过头去看,她们都认为这个专业“可有可无”。

前设计总监郝先生曾负责招聘设计师,他所学的工业设计专业也被许多学校陆续撤销,他觉得撤销专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学校需要赚钱,学生相当于赚钱的途径,多开专业自然有好处,之前笼统的教学已经不匹配现在具体的需求了。”

在他的工作经验里,很多学校都在走校企合作,相当于培养定向人才,而没办法提供这些资源的学校和专业,可能“就跟不上了,最后被裁撤也是正常的”。

我们找到几位专业已被或者即将被撤销的学生,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本科是快毕业被撤,研究生一上岸就被撤”

小蕉 25岁 某211师范类学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我本科是在经济管理学院读的,里面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边缘专业。有个学会计的学姐说,这个专业都是其它专业不要的学生。

我本来是考不上这个专业的。高考后宣讲会招生老师说,按照往年录取分数,我的成绩上不去,但那年有扩招。

2016年四川文科一本线是540分,我的成绩是548分。投档应该是6个学校6个志愿,这个专业是我一本志愿最后一个学校最后一个专业,如果没录上,我就要去读二本了。

录上了就读呗。凭直觉我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我也不知道一本的垃圾专业和二本的普通专业哪个好?我们那会儿报考,都讲学校和地域大于专业,现在反过来了,都讲专业大于学校。

我的父辈也有大学生,选专业的时候,他们都建议师范、会计,没一个人能说到点上。我自己的想法是,我妈是老师,所以我不读师范;我数学不好,也不学经济;法律听起来晦涩,也不去;最想读的是汉语言,结果分不够。

我是实打实填了这个专业,还有一半同学是调剂进来的,本科有机会转专业,有十来个同学就转了,去学会计、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之类。还有辅修双学位的,还有同学高考失利调剂来了,最后出国了。

我这个人没有规划,行动力不强,就没挪窝,走一步看一步。但一直都有迷茫无用感,我们的课太理论,没有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不知道以后能往哪个方向发展。其实我还有高考失利的悔恨,这个阴影笼罩了我很久,总觉得学不了喜欢的专业就什么都做不好。

到了大三,学院通知下一届不招生。那股冲击感我现在都记得,觉得自己读了个假大学,专业的根都没有了,虽然也不是啥好专业。直接撤了,也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专业不好,以至于开不下去。毕业后再回学校,发现没有你的专业了,也会少一些归属感。

我们那一届公共事业管理有两个班,五六十人吧,七八成都在考研,最后考上的应该有10个左右,学校也都还行,像川大、电子科大,华中师范、北师大。

考研之前,我认真研究了报录比、分数线、专业课科目。我考虑过汉语言,因为本身喜欢,也考虑过心理学,现在中小学都缺这方面的老师,相对好就业;也考虑过小语种,我学过两年日语,最后全都为了好上岸屈服了,选择了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二级学科。原因就是我不想跨考,也不要太难,再结合一点兴趣。

但代价就是不好就业。我记得当年备考到10月份通知临时换书,改成和行政管理一样的书,当时我就感觉这个专业也不行了。我运气也挺好,考研一次上岸。

结果研一专业就被撤了。研究生我是在公共管理学院,里面有社会劳动与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四个专业,只有我所在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被撤了。原因也不是很清楚,有人猜就业不行,也有猜测是学科合并,教育学院有个一模一样名字的专业,但它们属于优势学科。专业有5个老师,1个跳到其它学校了,2个跳到教育学院,还有2个去了行政管理。

本科是快毕业被撤,研究生是一上岸就被撤,本质都一样。老师们各奔东西,这个专业消失了,上大课老师甚至都不会提到你,这些都是心态上的影响。实质影响的话,研究生专业被撤比本科突出多了,本科被撤可以考研洗简历,研究生被撤还能考博吗?

我问过一个授课老师,专业撤了,学生该怎么发展?他说,有实力到哪里都可以。那个老师已经准备跳槽到教育学院,撤专业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毕竟,高校老师忠于学科领域,而不是学校单位。

今年大部分人都是考公考编,还有国企业银行法院,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在私企,我个人倾向于职能岗,人力行政,其实就是不限专业。

管理类的学生应聘,比较看重个人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就算了。比如,我去应聘一个国企,面试内容就是公文写作和英语口语,和专业知识不搭边。不做职能岗,就要靠自己的技能去找工作,我有个同学做主播去了,还签了MCN。

有时候,我会后悔读研,春招这种感受非常强烈,但我后悔没有抢到时间先机,就是读研三年,机会成本太大了。本科同学一毕业就去做HR,现在都是部门小主管了,管四五个人,我连个专员都应聘不上。但读研一直都有这个机会成本,现在的问题是,疫情极大增加了这种机会成本。总体来说,我要不读个211,我一辈子都会因为本科学历心里有梗,就业慢慢来呗。

我水平其实挺普通的,各种扩招一路把我抬上来了,虽然一路都是机会,但我哪个都没抓住。我现在的心态是有个工作就行,编不编制无所谓,然后回老家成都,写小说,日子就这么过呗。

“同学之间的纽带好像要消散了”

小尹 23岁 某211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今年3月,朋友圈都在传要撤销我们这个专业。目前还只看到截图,没有正式通知,但我们专业取消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很失落,在这里三年,我还是有感情的。以后要是跟别人说起你在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他们可能都会困惑,有这个专业吗?感觉过去的学习和时间都跟没了一样,有种白学了的感觉。

我是2018级。高考考了547分,全省排名2050。爸妈都是农民,报志愿也没什么人能够给建议。我成绩不高不低,报志愿就先看学校。海南和贵州有几所211我考虑过,我又听说南方洗澡都是用凉水,夏天很热还没空调,怕自己会适应不了。

家里长辈让我在当地读211,还有亲戚照顾得到。我报的是经济管理学院,它是大类招生,大二再分专业,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旅游管理。

刚开始,我想学旅游管理,家人不同意,他们觉得这就是当导游,结果选旅游专业的人就10个,我看大家都不选,也就把它否了。老师说最热门好就业的就是会计,但选的人特别多,我又是文科生,可能会学不懂。农林经济管理老师重点只说保研率高,也不说具体就业在哪,像在画大饼。我不擅长人际交往,市场营销肯定不行。

到公共事业管理,老师介绍就业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企业做人力资源,还有就是直接对口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和其它专业相比,考研还不用考数学。综合比较下来,它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年级400多个人,将近300个人去学会计,有49个人学公共事业管理。

到大三,我就很不喜欢这个专业了。我们的课太杂了,有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行为、现代管理学、运筹学、西方经济学、公务员制度……什么都学了,但全是很空泛的理论,唯一比较实用的可能是公文写作,我同学工作后,也说这是唯一有用的课,像理论那些课,不用全忘了,刚进社会本来也没人会让我们管理。

那个时候,隔壁学校行政管理这个专业就取消了,当时我还稍微担心了一下。后来也有很多学校陆续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我们毕竟是211,我总觉得不会取消。

毕业后,我们班就业的有1/3,读研的也有1/3。有人报本校本专业,也有人转学马克思理论、教育、历史。就业的人,主要就是去中铁中建这样的国企。但是找工作也很难,这些企业优先要理工科的男生,然后是女生,文科的女生都要排在最后。这个专业本来就很难找工作,以后更难了,你说专业都没了,人家还招它干嘛?

毕业前,大家都在准备考研。有的同学非常努力,我室友都学得吐了还在继续。我属于随大流,又没什么明确目标,但完全不想报本专业,最后报的是农村发展,我不太了解什么是农村发展,我从农村走出来,从高中开始就一直想学和农村有关的专业,当时都在提乡村振兴,就试着考了一下,最后调剂上只能去渔业管理,我就放弃了。

考公的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没什么优势。它能报的主要还是三不限岗位。管理类的一般都要财会,虽然我也是管理大类,但和学会计的同学相比,肯定没有优势。我不知道其它城市怎么样,像黑河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需求量很少,今年招聘只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岗位只有一个,在一个殡仪馆做遗体美容。

毕业后,我很迷茫。我不爱交际,企业不适合我。我就去报了黑龙江的西部计划,有10个名额,我以为很抢手,复习了很久,结果去考试的不到10个人。我选的是乡村教育支教,现在教二年级语文课,一周九节课。

这里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要顺应社会,不要想着改变社会,经过这两年,我觉得自己并没想象中对农村有那么深的感情。

在这里待算两年的基层服务经历,考研考公都能加分。家里人总说,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以后想进编制更难了。他们想让我先考公务员或事业编,赶紧先定下来,之后再说读研的事情。

我的计划是先准备考研。我自己没有特别想做的事,好多事业单位的招聘、还有学校招辅导员、政治老师,都比较对口马克思理论,所以我打算准备这个方向的研究生。

我以后也不打算从事(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了,(专业撤销)这件事,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想起来还是会遗憾。它说没就没了,跟同学之间的纽带好像消散了。其实跟自己也没有多大关系,但心里会难受,我不可能完全当没事发生,以后也许就没人知道,没人认可,这段时间都荒废了。

“Chap GPT出来之后,我们更焦虑了”

小段 20岁 某双非院校德语专业 大二在读

我们学校一共取消了10个左右的专业,目前确定明年不会再招德语专业,隔壁朝鲜语专业也取消了。我比较伤心的是突然间打乱了节奏。我本来很坚定考研要考德语方向,现在专业取消了,我感觉学校更不会重视我们了,对这个专业都没有信心了。现在我很动摇,感觉考了也没啥用。

我们的专业大类是外国语言文学,后面备注小语种的名称。我学德语也是误打误撞。军训的时候分专业,有德语、朝鲜语、日语、法语。开始我填的是法语,但学法语的人太多了,老师又临时开大会,给我们讲其它语种的好处。当时德语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要留学,跟我们合作的学校就不需要收学费。我就选了德语专业,我们专业有35个人。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语言,学不懂的时候,我就很后悔当时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也很困惑,这个专业究竟有什么用?我现在才大二,感觉工作离我有点遥远,我能想到的就是教师、翻译、外企、公务员这些。德语一般都是去外企做翻译,只有少部分学得特别好的,才能把它用到工作中。

Chap GPT出来之后,我们更焦虑了。平时上课,老师经常让我们提前考虑以后怎么办,不要在德语上死磕,让我们不要去考翻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专业要做到拔尖挺难的,要么干脆不做,要么特别拔尖,这样还要出国,之后才有可能当翻译或者是大学老师。现在很多同学都有学双学位,像心理学、法律、经济。但这些课都要周六周天上,学德语已经够累了,我根本没有那个精力。

6月份就要考德语专四了,我现在就想先好好准备一下,大三或者暑假再看看自己有没有感兴趣的方向,再好好了解一下德语专业,要是考研能考到外校,跟其它专业结合,以后可能还有前景。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