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史渊源(历史渊源)

撑多久
阅读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史渊源(历史渊源)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史渊源,历史渊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春节从传统来说应该从冬至节就开始了,冬至是小年,现在我们经常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算起。

2、除夕有吃年夜饭、祭祖;大年初一放爆竹、拜访长辈;初二一般是回娘家的日子,像初五是迎财神等等,习俗很多,各地差别很大,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上是没有必然的规律的,主要的只是约定俗成,你一定要追究它的根据的话,有的也能说出一些道理来。

3、比如说初一拜访一般是父系的亲属,初二回娘家就是母系的亲属,初五为什么迎财神呢?因为一般以前从初五开始,各行各业又重新开始营业了,开业的话,总是希望生意兴隆。

4、 春节是个过程,而不是现在从初一到初五这几天,从时间看,最早的腊月初一,乞丐们要跳灶王。

5、他们三五成群扮成灶公灶婆,到别人家门口说吉祥话乞钱,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三灶王升天。

6、腊月初八,又名成道节,最早源于腊月祭祖,腊八粥习俗就是这一天的东西。

7、过了腊八便开始采购年货,要扫房子、贴窗花。

8、腊月二十三祭灶,要往旧的灶王爷的嘴上抹一些灶糖,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9、腊月二十五要吃粥,有的地方还要将红豆粥抹在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

10、除夕就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做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11、在初夕之前店铺都去收帐,过了除夕就不能做了。

12、初一祭祖,迎喜神到各家去拜年,放炮;初二结婚的媳妇回娘家,初三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在地上撒米、撒盐给老鼠吃。

13、初四是接神、迎神。

14、正月十五看花灯。

15、这种习俗的成形至少在唐代就已经非常成形了。

16、 春节的习俗在汉代基本定型,现在我们过年的许多习俗,大都可追溯到汉代。

17、如贴门神的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18、当然当时的门神不是现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没钱的人家就用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挂在门上,鬼就不敢来了。

19、古人认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

20、除了放门神,还有挂苇索,也就是草绳子。

21、绳子能捆人,自然在人们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绳子。

22、另外就是放爆竹。

23、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

24、在宫廷中还要跳傩舞来驱鬼。

25、这些风俗在很长时间内--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保留。

26、除夕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27、在《晋书》中,甚至记载有放犯人回家过年的故事。

28、亲人团聚的目的之一就是守岁。

29、实际追其原始目的,也是怕鬼神来骚扰。

30、人们为求平安,不但一夜不睡,还有满院子点上篝火,避免鬼怪的袭扰。

31、在晋代,随着医药学的发达,引人瞩目,世面上还出现过一种躲避鬼怪的丸药"却鬼丸",元旦那天,男左女右,系在胳臂上。

32、总之,历史上的春节或者说早期的春节主要是驱鬼、祭祖、庆丰收,而现在的春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联络人际关系,这是春节演变的一般规律。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