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如果是俄罗斯炸了“北溪”管道……

小懒猪
阅读

你知道吗:如果是俄罗斯炸了“北溪”管道……

【编者按】本文为大外交智库创始人授权“秦安战略”头条平台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公众号“库智交外大”。作者刘嘉雅,《智本青析》实习评论员

据报道,9月26日由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发生泄漏,两条管道共有4处泄漏点。由于是海底管道发生爆炸导致泄漏,天然气如同开水一样往海面涌出,在波罗的海海面形成泉眼喷涌一样的景象。“北溪”管道损坏的消息引发了全世界关注,主要是因为其损坏的时机和位置极其敏感,造成的政治经济和生态影响十分重大,关乎美俄欧国家的切身利益,也威胁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北溪”是俄欧(主要是俄德)共同合作的能源项目,主要由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负责运营,起始点在俄罗斯,一直延伸到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做为欧洲的能源大动脉,“北溪”两条管道预计全线运营后可每年向欧洲输气达1100亿立方米,其中“北溪-1”就占据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总量的三分之一。今年9月2日,俄罗斯宣布因“设备故障”停止“北溪-1”管道运营,“北溪-2”管道尚未开通,但是“北溪”项目的重要性让任何风吹草动都备受关注。

德国卢布名,“北溪-1”天然气管道和OPAL天然气管道中转站 (图源@视觉中国)

此次泄漏事故导致最严重达7.78亿平方立方米天然气涌入大气层,大量的温室气体或将造成全球气候环境进一步恶化。从“北溪”管道泄漏本身来说,造成最直接的冲击大概是加剧了欧洲能源危机。“北溪”两条管道几乎在同一天发生爆炸和漏气,这是“极其罕见”的。现有的证据表明这是一次“人为蓄意破坏”,由于爆炸强度达到了2.3级地震的水平,相当于几百公斤的炸药在水下同时爆炸,所以判断只有国家行为体才能做到。如今在国际舆论上,关于“肇事者”是谁的话题已经陷入了“罗生门”,恐怕需要有关国家的调查结果出炉才能使舆论平息。本文大胆地做出假设,如果是俄罗斯炸毁了“北溪”管道,它的动机何在?俄罗斯需要如何完成整个行动?又要如何善后?炸毁“北溪”管道真的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吗?

一、俄罗斯肇事的动机

俄罗斯绝对拥有破坏“北溪”管道的理由。继乌克兰东部四地公投入俄后,俄乌冲突进一步僵持。欧洲对俄罗斯又发起新一轮经济制裁,大半年来,俄欧攻防博弈间并没有产生倒向一边的利好局势。但是当下,俄乌冲突的军事局势确实不利于俄罗斯。受到西方援助的乌克兰在战场上步步紧逼,于10月1日收复了乌东战略要地红利曼。同时,俄罗斯在1日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大会上未能获得足够的票数以再次当选联合国航空机构理事会成员,这是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在冲突中对乌克兰航空方面行为的谴责。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社会文化领域孤立俄罗斯,包括采取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制裁、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在西方艺术殿堂排挤俄罗斯艺术家、在多领域的全球合作中排除俄罗斯人员等措施。但是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并且仍然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和工业体系,还是西方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冲突爆发之初,俄罗斯宣布要用卢布来进行天然气贸易就是一个打破孤立的好方法。虽然所谓“孤立”并不那么成功,但是俄罗斯国防部推出的一项“部分动员令”要征召30万预备役军人也让人看到了其长期打仗的吃力。

欧洲能源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出口,“北溪”能源项目是俄罗斯把握对欧关系的最大筹码。目前欧洲为了储备过冬能源疲于奔命,能源价格早就大幅上涨。“北溪”管道在此时被炸毁,表明俄欧关系缓和后立即开放“北溪”管道“俄气欧输”的希望彻底破灭。如果俄罗斯是凶手,那么可以利用这一事件,进一步为欧洲能源供应难题加码,影响天然气价格波动。经济上,另外还有三条输欧管道的天然气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用来缓解紧张的财政;政治上,欧洲工业体系对能源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低,俄罗斯促使天然气价格飙升,能够打击欧洲工业体系,逼迫欧洲正视俄罗斯的安全诉求,离间美欧和欧乌之间的关系。

二、俄罗斯如何完成整个行动

“北溪-1”和“北溪-2”是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五条管道的北线部分,另外的输气管道包括通过乌克兰的中线亚马尔管道,南面有经过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的两条线路。26日发现的3处管道泄漏点位于丹麦的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据瑞典媒体报道,27号发现的第4处泄漏点位于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2”管道上。如果是俄罗斯策划并制造了整个事件,那么它的作案过程如何?

一是选择合适的爆破点。将“北溪”管道的爆破点选择在北欧国家丹麦和瑞典的海域是必然的,因为俄罗斯不可能在地理方位上掩耳盗铃。事实上,“北溪”管道泄漏以后,面对多方质疑,俄罗斯外交部声称:“北溪管道泄漏点位于美国控制区域内。”所以,这样的爆破点为俄罗斯留下足够的反驳空间。二是利用成熟的水下作业技术精准爆破。根据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的数据,北溪管道的钢管管道的内径恒定为1.153m,厚度为4.1厘米,外层包裹有额外6-11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每一根都重达25吨。坚固的管道工程决定了爆破的难度,要求俄罗斯有与之匹配的作业能力。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此次破坏的几个位置都非常精准,而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就配备了潜艇和水下作业部队,即俄罗斯拥有精准破坏的能力。再加之,俄罗斯拥有“北溪”管道的所有资料,对其中的薄弱点一清二楚,所以“俄罗斯破坏管道”理论上可行。那么具体实操中,俄罗斯要做到第三点,就是躲过波罗的海各国的监测。除瑞典外,波罗的海四周都是北约国家,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其中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就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同俄罗斯的关系剑拔弩张。恩怨追溯至冷战时期,北约就已经十分注重对苏联的水下力量监测,尽管冷战后有所收敛,但是挪威、瑞典等国都比较注重水下反潜力量的发展,因此俄罗斯要躲过北约的水下监测系统并不容易。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位置图 (图源@百度图片)

目前有关方零零散散地出具一些或推论或猜测或调查结果的内容,其中《明镜周刊》引用了德国安全部门的话说:“这事很可能是‘潜水员或小型潜艇’在管道上安装了炸药,只有‘国家行为体’才能做到这一点。”假设俄罗斯已经研发出可以躲避北约国家现有监测系统的技术,不仅成功完成任务,而且爆破管道后可以全身而退。但事件发生并且引发了世界关注,俄罗斯该如何善后?

三、俄罗斯的“脱罪”手法

正如前文分析俄罗斯试图炸坏“北溪”管道向欧洲施压的动机一样,俄罗斯肯定意识到这个行为对于正陷入能源困境的欧洲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必定引起欧洲的激烈反应。既要达到目的又要避免反制,必须要做到滴水不漏。目前为止,俄罗斯否定了西方国家对其明里暗里的所有指控,并且积极开展舆论反击,包括一直表态称美国是此次事件的直接受益者。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要求美国解释总统拜登此前扬言要“终结‘北溪-2’管道”的言论,这次事件主动宣称开展有关恐怖主义的调查,积极参与管道泄漏原因的调研工作和管道维修工作。目前,丹麦、瑞典和德国已经就此事组成联合调查团,欧洲国家大部分对俄罗斯持怀疑态度,俄乌冲突本身就让俄欧关系紧张,如果有证据表明俄罗斯操纵破坏了“北溪”管道,双边关系将进一步跌入深渊。所以俄罗斯要让破坏“北溪”管道的事不露一点马脚,丹麦、瑞典和德国组成的联合调查团无法掌握实际证据,这番积极的姿态才能起到自证清白的作用。

并且俄罗斯下一步要做的是跟进国际社会对“北溪”管道调查的同时尽快抓住事件创造的机遇达成既定目标。欧洲面临能源供应困难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要利用这件事增强俄罗斯能源的存在感,减轻乌克兰问题上的压力,最理想的是让欧洲停止对乌克兰的支援,让俄罗斯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一举定胜局,结束俄乌冲突。而且促使欧洲与美国离心,分化北约。这是俄罗斯手中能源牌打出去最理想的效果。

四、损坏管道能缓解局势吗?

事实上,“北溪-1”管道已于9月份暂停运营,“北溪-2”管道尚未开通,管道内仅有用于维持压力的天然气,俄罗斯只要关闭阀门就可以做到加剧欧盟能源困境的效果。炸管道只是加剧欧盟的心理冲击,后续还要收拾管道维修的烂摊子,而且若把握不好,激发了欧盟对俄罗斯的仇恨心理,反倒提高美欧的能源贸易量,加强了北约内部的联系,那就过犹不及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调查结果表明有确切的证据是俄罗斯炸毁“北溪”管道,俄罗斯攻击与战争无关的大型民用基础设施的行为不仅突破底线,而且违反自己同德国签下的商务合约,国家形象将染上极大的污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毁坏“北溪”管道的凶手真的是俄罗斯,这一定是一个短视的决策。

“北溪”管道被炸后,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上一辆卡车爆炸,引起油罐车失火,爆炸事件截止10月9日报道已经导致3人丧生。事件发生后,乌克兰空军发文称:“早上在克里米亚大桥,油箱着火。部分道路被摧毁!一切都将属于乌克兰!”很难说是幸灾乐祸还是间接承认事件为乌方所为。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市政厅附近还出现了“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的背景图供人打卡拍照。

做为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的交通命脉,克里米亚大桥的重要性让俄罗斯为其划定了“红线”。当地时间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并表明乌克兰特工是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策划和执行者。而且很快乌克兰包括基辅在内的多座城市就遭遇了俄导弹袭击,连续两天不间断进行。当地时间10月11日,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全境已经响起防空警报。这显然是俄罗斯发起的报复行为,袭击影响了乌克兰多地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且造成人员伤亡。目前乌克兰有一千多个居民点处于断电状态,乌克兰能源部也表示从10月11日起暂停电力出口。专家们对于俄乌冲突的忧虑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从“北溪”管道被炸开始,到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再到如今对乌克兰全境空袭破坏基础设施,下一步乌克兰必将组织力量对俄罗斯进行报复。这样袭击基础设施的手段成为常态后,各国基础设施受威胁的风险将极大提高。拿本次俄乌冲突来说,双方的敌视情绪越来越深,相互报复的结果只能让百姓在战火中的生活更加困苦。如果真的是俄罗斯自己炸了“北溪”管道,应该会后悔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五、结语

“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的热度将随着北半球冬季的临近越来越高,天然气泄漏事件,小到涉及到美欧俄的能源利益,大到涉及全人类的生态福祉。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决定了本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必定要查得水落石出。俄罗斯做为管道泄漏事件的“受益者”,有肇事的嫌疑。借助此事件不仅能够哄抬能源价格,打击欧洲工业体系,从而逼迫欧洲在俄乌冲突中让步,还能从中离间分化北约。但是这毕竟是一招险棋,不留痕迹地完成爆破的实施难度极大,善后需要精妙的外交技巧,稍有不慎可能满盘皆输。俄罗斯众多精英不太可能预估不到风险。因此,俄罗斯是否真的是“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的凶手,应该要交给国际调查团来求证了。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