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一针,传承千年,缝制出一个精美世界

木白
阅读

一线一针,传承千年,缝制出一个精美世界

漫漫黄沙,丝绸古道记载着千年岁月荣光,悠悠的驼铃声逐渐成为历史的回响;时光飞逝,在如今的汽笛声声下,中国移动联合网易新闻推出特别栏目《移路青春》,重走“一带一路”,感受古今丝路之城的别样魅力。

重走丝路之城,感受大美中国。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共同探寻了大地枢纽郑州的古往今来,本期我们一起领略香包这门非遗手艺的前世今生,重温匠心缝制的时代记忆。

天上锦,地上药,裁做人间一香囊。

香包,又名香囊,顾名思义,是将香料药品囊括于内,外层多以棉布、绸布缝制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刺绣工艺品。

最早关于香包的记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早在战国时代,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可见当时的百姓就已经随身佩戴辟芷、秋兰等香草了。

早期的香包内多是雄黄、薰草、艾叶等中草药,用以驱虫,因此关于香包的起源,有说法是古人在野外劳作或住宿时,为防止蛇蚊叮咬,把中草药用树叶包起来使用,后来才慢慢改用绸布等材料;

也有说法是香包脱胎于行军打仗时传递密信的锦囊;还有人说香包起源于定情之物,古代未嫁女子按习俗抛香包择婿。

起源多样,由此也得以窥见香包不单单是简单的工艺品,其被赋予的功能及内涵使得香包跳出装饰本身,生命力更加蓬勃悠长。

先秦时代,年轻一代见长辈要佩戴香包,以表敬意。《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恋人间也常互赠香包,以此传情。

唐宋时期,香包的制作材质愈发广泛,金银、玉石、象牙、贵重木料等材质层出不穷,权贵之家也借此炫耀,但在民间,以丝绸棉布为材的香包仍然是百姓之家最常见的装饰品。

而随着刺绣、镶嵌工艺日渐突破,传统制香工艺在中原地区发源乃至成熟,香包制作也臻于至善。

△布老虎香包

小小香包,方寸之间,集多项工艺之大成,逐渐成为了中原传统文化独特的一张名片。

2009年,香包工艺更是被列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姹紫嫣红的中原大地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香包虽小,海纳百川,一针一线绣出的不仅仅是图样本身,更是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承载着中华传统不朽文明。

千年时光流转,悠久独特的文化故事被细密地缝进香包里,细嗅似陈年佳酿,浸润了岁月的绵长,暗香萦绕。

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彩红看来,香包是最简单最真挚的祝福,每一个图样传达的都是朴素纯真的祝愿。

龙凤呈祥,松鹤延年;荷花象征和和美美;金瓜象征繁茂丰收;太平鸟寓意平安;葫芦谐音福禄;莲子、青蛙则代表多子多福……

在河南,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受到很多人喜爱,其寓意健康、勇敢,还能保护财富,承载着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

△中国移动数字生活特权包开启5G畅享新体验,邀您感受小小香包的意韵绵长

香包制作是项细功夫,一针一线都要考量,不仅需要对布艺制作和色彩搭配具备极高的敏感度,掌握刺绣工艺更是重中之重。

除了布艺之外,香也至关重要。自古以来,香道就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一枚小小香包的“核心机密”正是香料。

香包中配以各样中草药研磨混合而成的香草,其类别、比例不同,散发出的香气也会千差万别。

材料虽有限,呈现的却是不平凡的技艺,往昔岁月绣于一面,百物风姿绘成定格,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亦缝进了细密的针脚中。

如何在这千年民俗传统中注入新的灵魂的血液?

以王彩红为代表的香包匠人们不断求索,在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工艺,如今,古老的香包逐渐蜕变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民俗符号,时兴的款式也变得更加精美繁复,然而不变的是手工艺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朴素寄愿。

一包里,缝的是亘古历史,一包里,更氤氲出今日今时。作为河南的文化历史名片,香包也在时光的一针一线中,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助力用户畅享美好生活、感受文化魅力,中国移动推出数字生活特权包。用户不仅可以享受40GB大容量存储空间,还能随时记录生活中的快乐瞬间,照片即拍即传,不占手机空间,5G高速传输,不开会员也不限速,还能按照文件类型分类,方便查找。

进入中国移动APP搜索“数字生活特权包”,移动用户即可0元免费领8大产品权益,包含视频彩铃基础功能、防诈骗来电号码提醒、移动云盘存储体验权益,以及其他特权体验,畅享看、听、读、玩等多种精彩内容。

在数字生活影响下,移动通讯特权也有了新的发展。传统工艺通过中国移动云盘被保存下来,而传统手工匠人也通过中国移动数字生活特权包,获得更多灵感,传递更多美好祝愿。

中国移动数字生活特权包,以科技力量承载数千年厚重文化积淀,一幅幅多彩鲜活的生活画卷由此徐徐展开。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