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搭载HyperOS,使用体验如何?

独倚烟花笑つ
阅读

小米14搭载HyperOS,使用体验如何?

昨天算得上是小米的大日子了。

雷总今天上来没有再开故事会啊,一上来赚足大家眼球的,是雷总已经预热了许久的Xiaomi HyperOS(小米澎湃 OS)。

之前网上对雷总率先放出的小米澎湃OS架构图,网友们也有讨论啊,甚至还有大神画出了自己的理解。

只从架构上看,澎湃OS是个安卓核心+小米自研互联模块的整合方案,但是和之前 MIUI 深度定制安卓系统的思路不同,安卓系统本身在澎湃 OS 当中的占比小了很多。

图片来源:微博 @数码闲聊站 ▼

自研好不好不能光看图,假如大家这两天刷过短视频可能已经看到过一些偷跑视频了,视频里都说这次澎湃OS是真不卡,小米高端成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发布会上说的小米澎湃 OS ,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在雷总介绍完小米澎湃 OS 的大框架之后,太久不见的金凡老师闪亮登场!为我们讲述了小米澎湃 OS 到底能干些啥。

简单来说,小米希望 HyperOS 可以匹配自家各个品类、不同处理器的产品,所以不管是高算力设备还是轻量设备,响应的延迟和精准度都需要做到统一和兼容。

那么小米澎湃 OS 要做的,就是将小到路由器手环,大到手机车机的设备系统兼容起来,保障到同一个系统底层上,充分性能释放。

另一方面,小米发布了跨端互联的架构——HyperConnect,实现了小米自家生态产品的实时组网。

比方说拿平板在户外办公的时候,总是要设置一下手机的热点才能让平板连上网。

有了 HyperConnect 的加持之后,这个过程就变成了平板直接调用手机模组上网不需要再手动设置热点,省去了操作的麻烦。

除了网络的例子之外,像摄像头、键盘、遥控开关、电话等等功能,都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流转使用,无缝衔接。

小米澎湃 OS 让所有设备成为一个整体,不分彼此互相协同使用。

小米澎湃 OS 还带来了一个名为 HyperMind 的主动智能中枢,它是一个会主动思考理解、服务用户的中枢 AI 子系统。

根据金凡的说法,这玩意儿能通过自带的“ 全模块感知 ”,学习和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而自动执行任务,把设备在适当的时候调整到用户心里所想的状态。

听着好像有点玄乎,但在今年 AI 大模型井喷的环境下,好像也不是很难理解,反正多少有这么点钢铁侠里的全自动贾维斯管家的意思了。

昨晚发布会的开场听完之后,托尼觉得小米澎湃 OS 对于用户的核心体验,是互联互通 + AI 大模型这两大关键点。

而我们可以率先体验到它们的地方,就在小米这次发布的小米 14 系列上。

去年年底发布的小米 13 系列,那是给大伙儿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啊。

标准版小巧玲珑、性能功能一点不落;Pro 版配置拉满,上代 12S Ultra 的 1 英寸主摄下放,几乎没有短板。

托尼身边不少买了小米 13 的朋友,都直呼真香。

除了有手机带出去被错认成 iPhone 的经历之外,小米 13 是真没什么可以挑的大毛病。

雷总这波向苹果对标,是真的学到精髓了。

所以 13 都这么香了,这次的 14 还能持续发力吗?

咳咳,我知道大家很急,所以就先把小米 13 系列和 14 系列的参数对比图先端上来了。

升级的部分已经贴心的帮大家加了粗,大家可以左右滑动查看,很在意参数的差友可以 AB 一下。

听了发布会的小伙伴应该也注意到了,今年的小米 14 主打的就是一个国产供应链的升级。

除了芯片 SoC 之外,这次小米把手机上的屏幕、相机、充电、工艺材料等大部分元器件,都采用了国产供应商方案。

所以托尼也很好奇,这次的小米 14 在自研创新上带来的新体验,到底有多不一样。

这次咱们是提前上手了一台岩石青的小米 14 标准版,以及一台白色的小米 14 Pro。

我会领着大家从影像、性能、系统三大方向,来好好唠唠发布会上雷总所说的“ 越级对标苹果 ” ,到底靠不靠谱。

其实在外观上,两台手机不像之前小米 12 系列到 13 的变化这么大,它们大体上沿用了小米 13 的设计。

如果你是传统参数党,你会发现 14 标准版的三维参数,是和 13 标准版一毛一样的。

而外观变化主要集中在了摄像头模组的尺寸上。

14 系列的模组不仅是肉眼可见的大了一整圈,还在外围镶了一圈边,取代了原先圆润的设计,让相机模组整体看上去更加硬朗。

对于手长的同学来说,小米 14 标准版的摄像头模组可能会有一些顶到食指,不过它在边缘的处理和握持感受上,还是保持了上一代的高标准。

讲真,旗舰机一手在握的感觉不知道有多爽!

而 14 Pro 在外观上的变化,有那么一点出乎了托尼的意料,甚至还有些小米自己的硬核技术在里面。

左边为小米 13 Pro,右边为小米 14 Pro

它从上一代的双曲面设计,升级成了这一代的全等深微曲屏,终于是把“ 潮流小立边 ”带到了 Pro 机型上。

不得不说,小米这样的处理还是蛮妙的,不仅是保留了直屏的观感,又兼顾了曲面屏的握持,最重要的是把小米 14 系列的设计语言给统一了。

14 Pro 正面的屏幕与背板玻璃的弧度做到了一致,正面的屏幕不需要玻璃支架,实现了观感上的窄边框观感,而且把曲面屏猫耳的问题也给解决了。

但实际想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并不简单,想要让脆性的材料达到富有弹性又不破裂的效果,就需要找到材料的应力集中点。

仿真建模的过程,小米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需要一步一步调试,将材料弹性提升至 1.5 倍,抗挤压力提升 4 倍,最终实现无褶皱的四角深弯。

正面的四角观感比前代要舒服很多

光是全等深微曲屏这一项自研项目,小米就申请了 27 项专利。

而 14 Pro 在屏幕上的另一个变化,是小米首次在手机上使用的自研龙晶玻璃。

它采用了纳米级别的微晶体工艺,让玻璃保持高透率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耐摔和耐磨。

小米的这款龙晶玻璃不仅是做到了抗跌落,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跌落产生裂纹之后,能及时止损,不让玻璃扩大碎裂范围,让手机仍然保持在可用状态。

接着我们来看看小米 14 Pro 的相机模组,它也是要比 13 Pro 大上了一圈,徕卡标的位置从原先低调的右下角,被挪到了相机模块中间的醒目位置。

这样的设计改动好坏是人云亦云,有人觉得没上一代精致,有人觉得更显大气了。

而这一代小米 14 系列的相机模组改动变化这么明显,也并非是没有原因。

所以为什么这一代的相机模组变大了呢?

聪明小朋友应该已经察觉了啊,小米这次,再一次升级了镜头的规格。

这次小米 14 系列用到的徕卡 Summilux 镜头,是小米和徕卡首次将 F/1.4 - F/1.7 这个大光圈区间的镜头运用到手机上。

这是有小米第一次能把镜头的规格和标准,做到徕卡认证的 Summilux 。

即使是强如小米 13 Ultra 的影像能力,也只是用到了稍低一档的 Summicron。

大光圈对于人像的虚化以及浅景深的氛围营造,相信喜欢拍照的差友都不会陌生。今年小米 14 Pro 把更专业一级的人像影像能力,很好的融合到了手机快门之上。

除此之外,小米 14 Pro 还把 13 Ultra 上的可变光圈功能升级融入到了这枚镜头中,给这次的 14 Pro 相机升级到了 1024 级( 自动模式下 )的可变光圈体验。

而为了在这么小的空间内做到这么灵活的光圈变化,小米 14 Pro 的这枚相机光圈的单个叶片只有 55 微米的厚度,而驱动它调节的微型马达,精度更是达到了 0.4 μm。

虽然看上去小米在这个小功能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啊,但物理可变光圈的有和没有,对于景深控制来说,比算法算的要自然太多了。手机视频党狂喜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这次在 14 系列上用的主摄传感器,来自小米推出的自主影像传感器品牌——光影猎人 900。

这枚传感器在尺寸上,确实不如上一代 IMX989 的一英寸,但在出片效果上还是很有潜力的。

尤其是人文样张方面,这颗传感器的原生高动态能力,配合徕卡第三代色彩科学的算法,让手机出街拍照这事儿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除此之外,这次小米 14 系列的两台手机,在多摄一致性上的表现惊艳到了托尼。原先手机厂商很难解决的广角、主摄、长焦之间白平衡不匹配的问题,在现在的小米 14 手机上,有了长足的改进。

从前到后分别是广角/主摄/长焦

镜头切换之自然、主副摄颜色上的统一,要是不看焦段和参数,很难猜得出这是哪颗摄像头拍出的照片。

更大的光圈、更好的光学性能,让这代小米 14 Pro的拍照能力,在没有 1 英寸主摄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很高的出片率。

不管对于直出发朋友圈还是后期处理,都不需要再去担心不像拿一台手机拍出来的问题。

托尼可以负责地说,今年的 8 Gen 3 处理器,性能党真的可以小小的狂喜一波了。

今年的高通骁龙 8 Gen 3 的 CPU 部分采用了全新的 1+5+2( 一个超大核心、五个大核、双能效核 )的核心架构,超大核主频提升到了 3.3GHz。

跑分环节,小米 14 的 8 Gen 3 拿下了 Geekbench 6 多核 6739、单核 2120 的高分,对比上一代 8 Gen2 多核进步较大,但和苹果的 A16 处理器还是有一定差距。

大家喜闻乐见的安兔兔跑分,在这枚处理器上,也是首次突破了 200W 大关,不过看小分可以发现啊,这枚处理器在 GPU 部分的提升其实要更大。

游戏方面,老朋友原神 30 分钟虚弥城跑图, 720p 分辨率默认全开极高画质,跑出了平均 59.6 帧的帧率,全程基本不掉帧。

跑出这个帧率不意外,意外的是小米 14 的 8 Gen 3 在跑出这个帧率的同时,手机背板的最大发热只有 42.5 摄氏度。

看来 8 Gen 3 在发热上的控制,多少是取到了一些 8 Gen 2 的真经,这下恐怕冬天要额外考虑买一个新手炉了。

有意思的是,这次小米和高通专门为原神设计了一个原生 2K 的选项。

这可不是依靠 AI 算出来的什么超分辨率技术啊,它是实打实得益于 8 Gen 3 的强大性能,依靠小米 14 Pro 的机能渲染出来的 2K 分辨率。

所以在画质和细节上,提升都能一样看出来。

不过目前在 2K 渲染分辨率下,游戏画面只能维持在 30 帧上,总体跑图跑下来也都挺稳的。

托尼还是很期待,有朝一日米哈游官方能开放 2K 渲染分辨率的选项,这势必又将掀起移动端处理器新一轮的大乱战。

玩游戏处理器性能要有,屏幕和电池性能也不能差咯。

这回小米 14 系列的两台手机屏幕,采用了小米和华星合作自研的全新基材 C8 低功耗材质,专业色彩空间校准,屏幕峰值亮度来到了 3000nit 。

电池方面,小米 14 系列用到的澎湃双电池芯片,确实让续航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像是观看 4K HDR 电影这样的场景,能做到基本不掉电。

托尼这里设置了一个续航测试,大家可以对 14 系列的耗电量有个基本参考。

对,没错,这个环节我们要来处刑金凡的 MIUI 了聊聊,小米澎湃 OS 在小米 14 系列上的体验。

其实如果你不告诉我小米这次升级了 HyperOS ,托尼也想要夸夸这一代小米手机系统的一些细节提升。

比如这次小米新增了一个,在亮屏解锁状态下的充电动画。

这个非全屏的动画对于想插上电继续操作手机的场景来说,还是挺有用的,你不必担心会被全屏的充电动画打断施法。

MIUI 的亮屏解锁充电动画

又比如像下拉菜单的 UI 设计,相比原先的 MIUI ,HyperOS 在整体排版上,可以容纳的下更多的快捷启动。

HyperOS 上让托尼最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关于天气 App 的更新。

新版的天气 App 把图标上的可视化信息优化的更为醒目,没有了之前和背景融到一起乱糟糟的感觉。

托尼还发现, HyperOS 现在可以在锁屏状态下长按进入锁屏样式的设置,有三种锁屏样式可选。

点击自定义之后,还可以设置壁纸的磨砂效果以及不同样式的玻璃条纹,这个设置和之前 Nothing 手机上的照片毛玻璃效果还挺类似的。

除此之外,HyperOS 还将第一方 App 中,卡片选项的位置挪到了底部,对于单手操作来说,确实友善了很多。

托尼上手 HyperOS 的时间不长,暂时只发现了这些新增的变化,首批更新设备托尼贴在下面了,如果大家有相关的设备可以升级看看。

要是有发现 HyperOS 的新功能,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托尼,分享一下 ~

毫无疑问啊,小米今年发布新旗舰机的时间,是再一次给其他友商的 8 Gen 3 出了道难题。

托尼使用下来,小米 14 系列在国产零部件、澎湃 OS以及徕卡影像上的体验,水准提升是相当大的。

难能可贵的是,像之前广受好评的 IP68 标准、 USB 3.2 也都统统给 14 系列安排上了。

托尼觉得今年提升尤其大的,是小米 14 标准版。

它把三颗摄像头的像素都拉到了 Pro 的 5000 万级别的同时,还提升了充电功率,起售价却维持在了 3999 元,起售规格 8+256 起。

从这个性价比来看,小米在“ 小屏旗舰 ”的赛道,已经玩儿的很明白了。

平心而论,小米这两年一直在喊的冲高,随着如今“ 人车家全生态 ”的发布,方向开始变得越加明朗起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之前经历的战略升级也好,技术沉淀也罢,小米或许正在经历一段痛苦的 “青春期” ,而这是想要 “长大成人” 的必经之路。

至少从小米 14 系列旗舰机来看,他们已经开始真正跨越了。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