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端午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醉心
阅读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端午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原标题: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端午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说到端午节民俗,很多人立刻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实际上端午民俗远不止这些。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迄今唯一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相较其他三个传统节日,它有哪些特殊之处呢?端午节起源并非纪念屈原,而是夏至节日,后来为何成了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节日?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解读端午节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由来的四种说法

端午节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它的名称上,它不像我们其他的三大节日只有一两个名称,而端午节的名称就多了,如端阳节,又叫重五节,也叫蒲节,还叫天中节、诗人节,又叫女儿节。从这些名称的多样性,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性。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源于纪念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屈原在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把5月5日这一天设立为端午节。除纪念屈原一说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另有说法是为了纪念曹娥救父。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就已经存在了,这说明端午节的起源应该是早于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因此,我们认为端午节的起源应该最早是祭祀水神或者是龙神而举行的一种祀神的仪式,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对端午节的起源做出了本地化的解释,当然,纪念屈原是我们现在最流行的一种说法。

民俗活动令端午“化凶为吉”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祀诸神,如祭祀屈原、曹娥、蚕神、农神等,以及还要祭祀张天师或者说钟馗等。祭祀诸神是端午节重要的一项传统。其他的一些习俗活动,比如说南北方都有赛龙舟的活动,吃粽子的习惯。

说到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比如 “避五毒”,因为农历五月五日是“毒月毒日”,像蛇、蜈蚣、蝎子、蜥蜴以及癞蛤蟆等毒气比较大的毒虫就开始繁衍了,所以说我们说历史上就会用各种手工艺品,或者说是香包、香囊等,以及在小孩的帽子、衣服上绣上五毒绣样,寓意以毒攻毒,让活的毒虫吓得跑开。

历史上为了避五毒,我们也有相克的一些东西,称之为“天中五瑞”。天中五瑞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菖蒲草、艾草、石榴花、蒜头,还有龙船花,用来相克五毒。其他的一些习俗,比如我们要在端午节的时候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来进行涂抹,也是取辟邪之意。

还要贴永安符,永安符上有的是绣上八卦的字样,有的绣上“刘海戏金蟾”的图案,也有的要绣上一些字。再比如我们说要做一些倒立的葫芦,还有画一些葫芦的符号,都是为了驱邪避灾、避五毒的。还有一些地方习俗,比如江浙一带举行钟馗赛会,在北京地区,端午节这一天往往要去天坛。

最终以纪念屈原为端午的主要来源

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不仅是屈原故乡楚地,四川、福建等地都有以祭祀屈原为核心的民间活动。

我们以纪念屈原投汨罗江为主要的端午节来源的说法,因为这位爱国诗人在《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体现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他希望国家富强、民众安康,这种爱国护民的精神被广大民众所追寻,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文 / 袁立聪 视频 / 张妮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