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不够喜欢
阅读

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原标题: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朱灵,尽管跟随曹操二十七年都不尽人意,被怨恨,被解除兵权;可是追随曹丕七载反尽如人意,被拜将,被封改爵位。不同人,不等年,对朱灵的命运也尽不同。

在曹丕即王位登帝位的七年里,朱灵可谓顺风顺水,一切皆如意如愿。特别是在封爵,改爵一事上,更是随心所意,近乎随性随意。朱灵被改封爵位,在正史中虽未有记载,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就引《魏书》来补充,即文帝即位,封灵鄃侯,增其户邑。诏曰:“……今封隃侯。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衣绣。……”。灵谢曰:“高唐,宿所原。”於是更封高唐侯。

《魏书》对朱灵的记载虽十分琐碎,信息却十分丰富,具体如下。

第一点:灵、鄃及高唐。

灵、鄃及高唐是三国魏的三个县名,同属于清河郡。《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志•郡国二》中记载清河国,辖七城,分别为甘陵、贝丘、东武城、鄃、灵、绎幕、广川。灵,即灵县,东汉时属清河国,三国魏时复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鄃,也称鄃县,同灵县一样,先属清河国,后复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高唐,西汉时属青州平原郡,东汉时划属清河国,三国魏时改名侯国,并属冀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灵、鄃及高唐,在东汉时期同属于清河国且三县相接壤,连成一片。

第二点:鄃侯更封高唐侯的原因。

昔日,朱灵效力袁绍时,为了平定鄃城叛乱,不仅不怯季雍以其母亲弟弟置于城头的威胁,还不惜牺牲母亲弟弟等家人的性命,依旧率军强攻鄃城,生擒季雍,以致造成在鄃城的家人全部死于非命。为此,鄃城是朱灵的伤心地,终究家人遭难是因朱灵不屈服的行为而枉死。另外,朱灵的舍亲尽职举动,反变成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忠贞;另一方面,留下了“为人不孝者必不忠”的嫌疑。“为人不孝者必不忠”,不仅备受儒家推崇,还被后世用来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因此,鄃城也是朱灵的忌讳地。毕竟遭人非议是因朱灵不寻常的思维而受影响。

第三点:朱灵与曹丕的关系。

朱灵与曹丕的关系,绝不单单是表面上的君臣关系,而是深层里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逃脱不了利益二字,以及围绕着利益的占有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一种基于一定稳定性和确定性的社会联系。因此,朱灵与曹丕的特殊关系,莫过于利益输送。当曹丕在争夺魏王世子时,得到过朱灵的大力支持及鲜明拥护。朱灵也因此事遭到曹操的怨恨,并遭受坐“冷板凳”的待遇;当曹丕即魏王位及登基为帝时,对昔日的支持者,拥护者则大肆封赏,封官授爵。三百多年前,“飞将军”李广因平定叛乱、镇守边郡、抗击匈奴而劳苦功高,到头来连一个最低等的爵都未封到,留下一个“李广难封” 的遗憾给后人。朱灵,鲜有独当一面的机会,鲜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反能封侯,更可随意改封。由此可见,朱灵先有功于曹丕,而曹丕后还愿于朱灵。

朱灵,作为一名武将,虽在战场鲜有赫赫战功,终究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但能善终且从祀於曹操庙庭,毕竟也是人生的一种安慰。朱灵的是非得失,只能留给世人来评说。

笔者按:独具只眼,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朱灵,一位实力直逼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的武人,弃袁(绍)投曹(操)二十七年不仅不受曹操待见,反而遭怨恨而解除兵权;待到(曹)操死(曹)丕继七年子不但受曹丕厚爱,而且倍厚爱而封改爵位。在曹操父子间天差地别的待遇,反映朱灵早早就已选择好站队。正所谓: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