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申山(石申)

不听话,淘气
阅读

石申山(石申)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石申山,石申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石申,生卒年待考。

2、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

3、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

4、《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5、本名:石申别称:石申夫,石申甫所处时代:魏国(战国中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开封主要作品:《天文》八卷、《浑天图》主要成就:观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出没的规律分享人物简介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

6、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

7、原著《天文》8卷,早佚。

8、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8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 。

9、今存的《甘石星经》为2卷,其中虽有一些石申月球环形山后人增添润色之辞,仍不失原书面貌,是一部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献。

10、石申、甘德的研究成果为历代天文星相家所重视,在正史的天文志类中,引用了他们大量的研究成果。

11、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用已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12、其中选用了五位中国人的名字(其他四位分别是祖冲之、张衡、郭守敬、万户),因为石申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的名字也登上了月宫。

13、以石申命名的环形山,位于月球背面西北隅,离北极不远,月面坐标为东105°、北76°,面积350平方公里。

14、重要贡献木星观测制图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楚人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15、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10颗。

16、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

17、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18、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19、由于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中国的祖先很早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

20、石氏星经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它的特性)加以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重要的工具。

21、中国古代测编过许多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战国时代,它的观测者叫石申,又称石申夫或石申父,魏国人。

22、石申的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

23、他著有《天文》八卷,因其具有很高的价值,又被后人尊称为《石氏星经》。

24、 可惜的是,《石氏星经》在宋代以后即失传了,现在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

25、后人从这些片断中辑录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115颗(《石氏星经》原文中有121颗,其中6颗在今本《开元占经》中缺佚了,石申共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

26、石氏星表是古代天体测量工作的基础,因为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动,都要用到其中二十八宿距度(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叫距度)的数据。

27、这是中国天文历法中一项重石申要的基本数据。

28、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有了较广泛的发展和进步。

29、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说:“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

30、”“畴人”系指世代相传的天文历算家。

31、当时各诸国出于各自农业生产和星占等的需要,都十分重视天文的观测记录和研究。

32、据《晋书天文志》载:“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摆灶,宋有子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皆掌着天文,各论图验(各国的这些掌握天文的官员,根据天象的变化对统治者提出解释)。

33、”这种百家并立的情况对天象的观测以及行星恒星知识的提高,无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4、主要影响著述石申与甘德在战国秦汉时影响很大,形成并列的两大学派。

35、古代星表石申的著作,在西汉以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

36、汉、魏以后,石氏学派续有著述,这些书都冠有“石氏”字样,如《石氏星经簿赞》等。

37、三国时代,吴太史令陈卓总合石氏、甘氏、巫咸(殷商时代的天文学家)三家星官,构成283官、1464星的星座体系,从此以后,出现了综合三家星宫的占星著作,其中有一种称为《星经》,又称为《通占大象历星经》,曾收入《道藏》。

38、该书在宋代称《甘石星经》,托名为“汉甘公、石申著”,始见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著录,流传至今。

39、书中包括巫咸这一家的星官,还杂有唐代的地名,因此不能看作是石申与甘德的原著。

40、战国时代,是中国天文学家创立四分历,并使之完善和系统化。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