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王羲之练字的故事)

是非口是心非
阅读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王羲之练字的故事)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王羲之练字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故事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2、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3、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4、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5、2、人物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6、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7、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8、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9、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10、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1、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12、3、历史评价瘐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

13、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14、”梁武帝:“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