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翻译题(中秋节翻译)

尐儍苽
阅读

中秋节翻译题(中秋节翻译)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中秋节翻译题,中秋节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2、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3、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4、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2.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7、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8、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9、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10、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11、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12、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13、来源:《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14、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15、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16、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17、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18、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